第二百六十四章 景泰十八年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于是乎,作为士族利益发言人的朝堂上的文官集团,甚至包括大部分的武将勋贵集团,都开始就此事频繁上奏。

朱祁钰一律留中。

他也愁。

这个税收政策不是他定下来的,是太子的意思。

早就预料到朝臣会反弹。

所以交待了朱祁钰,但有朝臣就此事上奏,皆留中不发,若是在大朝会上有人提及,那就装聋作哑,所以近些日子的大朝会上可以看见很奇葩的一幕。

奉天殿上,一群文武百官就开海赋税的事情上奏,然后附议的一大堆。

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像个雕塑。

任你怎么说,就是不吱声,大不了就安静的熬到散朝。

最后基本上都是九卿出来化解尴尬。

关于赋税一事,九卿态度明确。

尤其户部陈循,那是一万个支持,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他太清楚大明的财政了,怎一个穷字了得,如果开海赋税一收,户部国库一年至少可以多个几百万两的收入。

这是好事。

尽管陈循背后的家族也带话请他上奏,可陈循哪会不知轻重。

其余九卿,差不多都和陈循一样。

都已经布告天下了,反对有用么?

再说了,作为九卿,更理解国家的难处,现在太子殿下这一手,可以从根源上改变大明穷了近百年的现况,何乐不为。

但有一个人例外。

刑部尚书陈汝言。

这位尚书一直是反对开海赋税过重的中坚力量,在这一次君臣博弈中,拉拢了不少人心,在各种造势下,俨然成了文官集团之首。

朝堂在博弈,朝廷的布告已经生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