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的是金声桓。
间不容发之际救了徐应伟一命。
“走!别犯傻了!”金声桓与徐应伟擦身而过。
“不行,不能走!”徐应伟却不肯走,用尽力气仰天长嗥,“大明只有战死的士子,没有逃跑的秀才,杀回去!跟我杀回去!杀虏!”
“什么?”金声桓速度慢下来,就这还不跑?留下来等死吗?
奔跑中回头后望,金声桓便怔忡的发现,徐应伟是真的不打算逃跑,他非但不跑,反而逆着溃兵人潮往回冲,一个人迎向建奴白甲。
老天爷,这可是建奴的白甲兵,你是疯了么?
转眼间,偌大的铳台上便只剩下徐应伟孤伶伶的一个明军。
包括金声桓在内,原本守在铳台上的五百多明军不是战死,就是已经跑掉,另外的士子也被溃兵给裹挟而走。
只有徐应伟没有被溃兵裹挟走。
徐应伟倒提着鸟铳,一个人迎向建奴白甲。
这时候,已经有四五十个建奴白甲翻过护墙进入铳台。
徐应伟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读书人,对面却有四五十个建奴白甲兵,用脚脂头都能猜到会是个什么结果?
“疯子!这个疯秀才!”
金声桓不忍卒睹接下来的一幕,心下却不免有些感动。
以前听到这些士子在那喊口号,说要为大明、为黎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金声桓是不相信的,你们死一个给我看看?
可现在,金声桓却是真的信了。
这些士子说的是真话,他们并不是喊喊口号。
这些读书人是真的愿意为大明、为黎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感动之余,金声桓又有些暗然,大明朝若是能多几个徐秀才这样的读书人,若是像徐秀才这样的读书人能够早日登上高位,成为地方督抚、六部堂官甚至于内阁辅臣,大明朝又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