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创诸病候里也详细介绍了断骨再续的外科手术。
外科正宗篇甚至还详细介绍了外科手术前的麻醉药——回香草散!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不过中医学科博大精深,粗略涉猎毫无用处,所以需要在国子监专门设立一个医学院培养医生。
国子监的其他学生就不用学医科。
看来,回头得让傅山和吴又可来一趟国子监。
一边这样想着,崇祯一边又接往下翻阅教材。
但是翻到第三本教材时,崇祯的眉头便蹙紧。
因为这是一本数学教材,而且跟九章算术这样的古籍一个套路。
就是没有按照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分数、代数……这样的由浅入深的编写,而是上来就是具体应用题的解题。
崇祯简单的翻了下,差不多有几百道题。
而且这几百道题也不是由浅入深,而是难度随机分布。
再翻开物理,几乎就是物理小识简化版,就是一则一则的小知识,完全不成系统。
化学也是差不太多,都是一则则小知识,就是把天工开物、物理小识以及古代的一些冶金知识做了筛选。
看到这,崇祯的眉头已经控成一个疙瘩。
这样的教材,不成体系,根本就没卵用。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华夏文明的经验类学科还是很厉害的。
但是逻辑体系类学科就薄弱到令人发指,这也是到了近代,华夏文明在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上没什么建树的主要原因。
看起来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的教材就只能指望卜弥格,但愿这洋教士能够把帕斯卡还有笛卡尔忽悠过来。
这时候,崇祯就更加想念汤若望。
汤若望是真的学识渊博,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甚至于连医学都有涉猎,而且造诣都颇为不浅,堪称是个大才。
编写教材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