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吉、焦贺等人虽被打入大理寺,但随后引起了近乎潮水般的建言。
凡是在京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都开始群情汹涌给皇帝上书。
打着言官无罪、广开言路的名义为这些人求情,同时更是有成百上千的读书人及上述人员的家属齐聚在大理寺衙门之外喊冤。
大理寺卿邓吉山望着桌桉上摆着的王霖送来的拜帖,上面那八个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面色复杂。
抓是抓了,事实也明摆着,周吉这些人罗织罪名、构陷茂德帝姬。
但大宋从未有杀言官的先例,这回若非茂德不顾皇族公主体面,击响了登闻鼓,将事闹大,恐怕抓都难抓。
而鉴于当朝帝姬清誉,邓吉山在宫里也与李纲等阁臣及官家赵佶达成了某种共识,以诬告罪将为首的周吉、焦贺两人杖毙,其余略施杖责,羁押数日,予以释放。
全部都杀了……这怎可能?
邓吉山长叹一声,王霖这边施加压力,衙门外又有士子群情鼎沸,他心中越来越烦躁不安。
李纲和吴敏草草应了皇帝的宴会,没有回府,直奔王霖的渤海郡王府。
作为朝中的老奸巨,他们焉能不知这事的“苦主”不是茂德帝姬赵福金,而是王霖。
要想平息化解这场风波,王霖的态度至关重要。
“郡王,请恕老朽直言了。”李纲拱手道。
王霖澹然一笑:“李相请讲。”
“朝廷新经叛乱,百废待兴,已经不宜再起任何乱子,茂德帝姬此事,老朽保证一定给予帝姬一个合理的交代,她的清誉无损,如何?”
王霖神色不变:“李相的意思在下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些人污蔑诋毁当朝帝姬,竟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么?”
李纲咳咳两声:“郡王爷入朝以来即为武职,素来在地方统军,可能对我朝规制不甚了了,闻风议事本就是言官谏官权责,其间纵有偏差,纠偏则可……”
吴敏在旁道:“杀一儆百,已是朝廷极限。这还是因茂德帝姬击响登闻鼓,自证清白所致。”
王霖突然笑了:“两位相公的意思是说,若非茂德帝姬伐登闻鼓,她这回被人诬陷、清誉尽毁,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喽?”
吴敏尴尬一笑,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