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亮创造了一个神话,从白身到四品,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虽说巡抚一职并不是常任官职,等辽地战事稳定,贾亮就会卸任回来,但是他的品级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品级提升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地位就不同了。
金陵城大官多如牛毛,四品官并不算什么,但如贾亮这般年轻的四品缺只有一个。
“陛下这是在储备人才啊。”
周正国与吏部尚书在朱炎府上,正说着贾亮的事情:“依我看,贾亮这是恰逢其会,谁能解决辽地的局面,陛下都会不惜给出足够的赏赐。”
“可怕的是,此人二十不到吧?”
吏部尚书刘文忠感慨道:“如此年轻,这让我等情何以堪,我等哪一个不是苦苦熬着资历才有今天。”
资历这个东西很重要,特别是是在内阁,只认资历,不认年齿。
“所以我才说陛下是储备人才啊。”
周正国回了一句,对朱炎道:“殿下,此人必须重视了,虽然说未来几年内,此人不能再更进一步,但以此人表现出来的才干,未来进内阁是一定的。”
朱炎深以为然。
年纪是贾亮的一张面具,之前所有人都被贾亮这张面具给迷惑了,即便是认可他的才干,也只是认为他不过如此。
什么香水、话本,都只是小事,登不得大雅之堂。
唯一一次击败黄庭之,后来又沉寂下来,给人一种昙花一现的感觉,但这次不一样了,蓟辽的战事是多少人都望而止步的难事。
三人商议一阵,定下极力拉拢贾亮的方针,既然是为未来储备人才,那贾亮就是给未来的皇帝准备的。
大明未来的皇帝是谁?
朱炎认为是自己,但他又认为老四可能不会这认为,所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贾亮升官这件事在圈内很快传开来,荣国府自然是知晓这件事了。
荣禧堂内,贾政训斥贾宝玉就是拿贾亮做例子,让贾宝玉好不开心。
不成器的儿子退下,贾政兄长父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