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的电子零件是越来越多啊!”
以前的汽车,虽然也有点火系统,需要用电,但是毕竟都是机械式的,当从化油器过渡到电喷的时候,就得有芯片来控制喷油了,现在直喷就更是了。
秦少游设计的秦suv,上面加装了更多的电子元件,什么自动升降玻璃,折叠后视镜之类的就别说了,那套电子稳定系统,也是需要芯片的。
汽车的芯片,是越来越多了。
“没错,以前的老司机,自己就能修车,什么白金烧蚀之类的,但是以后,想要修车,那就得用电脑,接上车子的端口,读取车载电脑的数据,这样才能知道是哪里有毛病,科技改变生活嘛。”
王小波点头:“是啊,科技改变生活,只不过,这芯片越来越多,如果要是有一天,外国人不卖芯片给我们了,这车子岂不是要趴窝了?”
当听到王小波这样说的时候,秦少游的心中多了一股莫名的敬意。
在现在这个年代,造不如买的论调是很有市场的。
干嘛要自己造?直接在国际市场上买就行了,成熟便宜!自己研究,又贵又不划算,根本就没有必要,现在的全世界,已经是统一的产业链了,只要干自己最精通的那一行就行了,没必要样样精通。
带着这样的思潮,洋买办们不断地从国外采购,然后宣传国外的好处。
就连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专门生产计算机的企业,都在买买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本就不会自己搞研发,只想要把东西进口过来卖钱。
搞什么技术,先赚钱了再说。
s市,在旧社会就是和国外接触的窗口,现在更是和外国人接触频繁,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倾向于直接买的,在这种时候,王小波还能初心不改,自研为主,还能预料到今后的危险,真的是不简单啊。
“王教授,那您的意思是?”
“我们应该自己造。秦工,现在的这个时机很好,如果能买一家芯片企业的话…”王小波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带着憧憬。
要说搞计算机,搞芯片,国内起步并不晚,和国外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相比,只是晚了几年而已。
当年一穷二白的情况,国内的科研人员靠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评分奋进,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接近乃至追平了西方国家!
s市无线电十四厂在1975年成功开发出的1024位移位存储器,就基本达到国外同期水平;1979年研制的hds—9计算机每秒运算500万次,是美国1972年的ibm370-168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两倍;s市冶金所还独立发展了制造集成电路所需要的离子注入机,并出口到岛国。
当初,老一辈人靠着奉献精神,建成了中国自己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单晶制备、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的全过程技术。
但是,当国门打开的时候,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