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赝品而已,估计这个倒霉蛋被骗了。”
“家主何出此言?”张大聪明的脑袋此刻变得愚钝不堪,苏小义只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用你的脑子想一下,一柄铁剑而已,又没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引为一件轰动历史的事件而别人记住。名气很大,但是名气并不能防腐,依然逃不过生锈腐烂的命运。上千年啊,有几件东西能保存那么长时间?即使留存下来的,也是寥寥无几,那么稀有的东西能轮得到他这么一个小小的商贾?即使落到他手里,也只会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足够聪明,断不会留在身边。”
苏小义把鱼肠剑塞进衣服里,这可是宝贝,比那几箱子玻璃珠实惠多了。
等有时间了一定要找个窑炉烧点玻璃出来,成本低的可怕,这样的东西居然被当成宝石,太无知了。
把一堆石英砂扔进高炉里,等到一定温度就能烧出玻璃出来,形状不好掌握,弄几个玻璃疙瘩还是没有问题的。
苏小义已经打定主意,房遗爱谋反的事情他必须置身事外,否则真的有杀身之祸。
连吴王李恪都被杀了,李治的决心可见一斑。
李恪也是倒霉,如果他表现的低调一点,安安心心的做一个混蛋王爷,估计李治和长孙无忌也不会杀他。
可是李恪偏偏是一个优秀的皇子,连李二都忍不住赞叹,说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如果李恪不是庶出,而是长孙皇后所生的话,估计这皇位还真有可能轮不到李治。
史书上记载,说李二在立李治为太子后,一度有些后悔。于是他把长孙无忌召开,说自己有改立太子的念头。
吓的长孙无忌连连后退。
这太出乎意料了,本以为李治做了太子,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没想到李二又来了这么一手。
长孙无忌一时之间也没想明白,李二只是随便说说,还是另有目的。是真的要改立太子还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毕竟他是李治的舅舅,而不是李恪的舅舅。
无论他怎么说,都有徇私的嫌疑。
可是他不能保持沉默,不管李二是处于何种目的,他都必须站在李治的一边,他现在可是太子太傅,领衔东宫。如果他不表态,李二会作何感想?
长孙无忌在激烈反对的同时,也深深的把李恪记在了心里。
原来给李治造成威胁的,并不止一个李泰,还有李恪这个意想不到的皇子。
李承乾死后,在讨论立谁为太子的时候没有一个想到李恪。毕竟他是庶出,就这一点而言,他根本就没有一点希望。
以长孙皇后在李二心中的地位,太子之选之会从她的孩子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