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娃娃不少,整天在村里跑来跑去能有什么出息。
还不如像棠棠学习,多读点儿书,以后跟棠棠一样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办读书室的事不难,林棠脑子一转,就有想法了。
她说道:“首先把我提到的那间屋子改造成图书室,里面装些书架,书桌也可以放几张,方便孩子们看书学习。”
“……图书室的灯泡要换个亮些的!”
“为了保证图书室有序运行,可以找专人管理,比如每天什么时候开放、什么时候关闭、借阅图书的人员登记等等……”
大队干部都是民选出来的,对大队的事很上心。
李建材看了眼眼睛亮晶晶的、充满希冀的孩子们,心里一软。
觉得这事可行!
想了想,问出关键问题,“棠棠,那书从哪里弄,咱派人出去采购?”
“不用。”林棠摇头,“我在省城和海市都有认识的人,可以让他们帮忙采购一些寄过来。”
她也不会把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看向酱厂的销售人员。
“爱国哥他们不是常要出去送酱吗,采购书的事也可以顺道做了。”
大队是大家的,能出力的当然都得发动起来。
林爱国等人当即应了,“成,我们搞。”
自打萧和平那事解决后,杨婆婆有盼头了,整个人年轻了好几岁。
早不像当初整日闷在屋子。
听到林棠的话,她笑道:“棠棠啊,还有你和平叔呢,他常去外面,我让他也搞一批书寄回来。”
说着话,老人家看着林棠的眼神温和的如夏日的微风。
林棠也不客气,“好啊,那就麻烦杨婆婆跟和平叔了。”
她当年上学时没什么书看,只能去废品站碰运气,那会儿如饥似渴但无门可入的感觉别提多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