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修路以及北征序幕

作者:渤海郡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招待所里一应商旅看得新奇,等那所长进去,纷纷扯住了问道:“这是哪里的军爷?又是哪里要打仗了么?”

所长满脸皱纹都笑开了,道:“你们没见那长官肩上的徽标么?那是新军!”

“怎地如此多火炮?”又有人问道:“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是又要打打仗了吗?这一次火炮看规模,比起临沂会战的火炮还要多。”

“是啊,这才太平了几天!”

“陛下虽然对我们仁慈,但是就是好战了一些。”

老童生所长咳嗦了两声,示意的看了一眼店里的伙计。没有多说什么。店里年轻的小伙计看了两眼,便埋头于记账工作。

他们看似在记账,但是却将素描的工作迅速展开。不消片刻,一个人的外貌就被素描记录下来。

之前南怀仁给徐梁展示自己的素描,被小砚台记了下来并迅速推广。

那人浑然不知,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已经被人打上了“可疑”的标签。

这些安插在各处通招待所的记账伙计,就是国家安全司第一批专门培养出来的眼线。他们大多能写能画,耳聪目明,受过简单的侦察和反侦察训练,虽然技术程度上最多只能与后世影视剧持平,但认真态度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梁很赞赏小砚台的这种培养意识,特别命他将这种训练常规化,开办谍报班,招纳和培养更多的情报人员。对于一个泱泱大国而言,就算小砚台再怎么扩招,人数都不会够用。更何况谍报人员的天赋要求也是极高,并不是随便一抓就是一把的。

看来读过书的,跟没怎么读书过的就是不一样。徐梁虽然怀念白豆腐,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在能力上,小砚台比白豆腐要强不多少。

最为关键是,小砚台还年轻,将来发展空间比起白豆腐要强不少。

当然,老牌子的东厂在进度方面倒是有些缓慢,主要力量也都还集中在城市,浑然不知道徐梁手下的老牌谍报机构暗桩,而且早就有了夺权的想法。

对此,方晴并不是如何在意。她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也慢慢的在淡化在情报机构的影响力。

她甚至有意解散东厂的在国内的情报人员,想让东厂成为一个纯粹的对外机构。

炮车跑完了土路,登上了新修的硬路,速度更是提升不少。在解决了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之后,高载重量的优势就呈现出来了。凭着配套的硬化路,从胶州到潍县不过花了两天时间。再从潍县到德州也只用了七天时间。

就在火炮陆续运抵德州的时候,徐敬业的率领两个团终于旗开得胜,获得了北征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徐梁改元第一年,徐敬业攻下邯郸,一边组织人力修建工事,一边对北面顺德府的邢台露出獠牙。正在积蓄力量,等待命令,随时可以进攻。

徐梁接到捷报的时候,已经坐镇德州,准备德州防御工事了。高燕也将第一团主力拉到了德州城,从这儿往东是海,往西是太行山,德州正好在两者之间。一团大马金刀往这里一站,满清便不能左右绕道,想要南下就只有硬拼这颗钉子。

此时满清南路军巴哈纳和石廷柱也正好从京师拔营出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