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弃城而逃

作者:终南野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走通津门,是由于此门为陆路城门,南侧紧邻东水门,那里有着汴河渡口。

作为东京城里最主要的一条水上交通干道,汴河从外城西水门入城,流入内城水门,横穿皇宫前边的州桥、相国寺桥,然后流出内城水门,再经过外城东水门。

从这条水路走,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离开汴梁范围。

当此之时,赵佶身旁只带了蔡攸以及少量扈从,之所以走的这般悄无声息,皆因蔡攸这厮进言,

“陛下御极天下日久,威望甚重,若大张旗鼓而行,势必引得众王公争先跟随,恐于行程不利。”

赵佶对此深以为然,竟连一众嫔妃儿女都尽数抛弃,只顾自家逃命,一夜之间跑出了数百里,天明时分抵达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

也就是这天,赵桓登基前率众去恭请赵佶时,这才发现这位前官家已然跑了。

得闻此讯,先是太上皇后、太皇妃以及王子帝姬等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离开了汴梁城,前去追赶赵佶。

赵桓见状,未免别人说他不孝,只得黑着脸,委派平凉军节度使、中太一宫使范讷,统领一千大军随行护卫。

随后,不少赵佶心腹官员也纷纷效彷,相继出城逃亡。

而赵佶此时已到了符离,改大船而行,船行至泗州,望见岸边渔市,他突发奇想,非要亲自登岸买鱼。

赵佶很会买东西,没有一点天子派头,与渔民就价格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协商,德胜而还后,甚至突生感慨,还赋《临江仙》小词一首。

词曰: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卖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等到达泗州城后,赵佶才停住匆忙的脚步,停留此地稍事休憩。

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在此处与汴河相连,乃是南北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也就是在这里,行宫副使宇文粹中以及童贯、高求等大臣,都相继从后面追赶了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童贯本来已被赵桓任命为东京留守,但其听闻赵佶南幸,便私率胜捷军亲兵倾巢而出,追赶赵佶,美其名曰“护驾”。

这厮的胆子的确很大,对于赵桓的任命竟敢视若无睹,这也是他后来被定罪处死的十大罪状之一,即:不俟敕命,擅去东南;差留守,不受命。

像童贯这样擅自离开京城,前往东南地区的官员其实还有很多。

达官显贵、平民百姓,和那些地位较低的官吏就不说了,高官自尚书而下逃遁者,如张权、卫仲达、何大圭等五十六人。

蔡京、蔡攸与宋焕家族,千余人,无一在京师。而蔡京、蔡攸门下之士,弃官而逃者十之七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