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治国平天下,丧命荒谬中!

作者:江枫客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存勖自作主张进行削藩、收兵权,他的具体做法是,没有对开国将领论功行赏,封官进爵,同时开始削减军队编制,减少对部队粮草、军饷及物资供给,让唐军将领们知难而退,自己辞职走人!

同时,李存勖在朝廷里大量启用伶人和宦官,在洛阳大兴土木兴建皇宫,整天不理朝政,与伶人们唱歌跳舞,说书逗乐,过着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

再者,李存勖将伶人和宦官派到全国各地衙门里担任长官,帮他对民间进行横征暴敛,使得很多居住在幽燕地区农民越过山海关和长城,到契丹人的地盘上谋生,而居住在长江北岸的民众也纷纷举家迁往长江以南地区投亲靠友,落地谋生!

李存勖的所做所为极大地激怒了唐朝的有识之士及军队将领们!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唐军魏博戍卒在贝州(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城关村)哗变,变兵推举唐军裨将赵在礼为首领,叛军很快攻入魏州(治所在河北省大名县)。

随后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全境大乱。

唐将元行钦受朝廷命令带兵进讨叛军,由于唐军的指挥及战斗力不行,唐军连连被叛军击败!

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李存勖本想领兵亲征,但他被宰臣劝阻,宰臣担心李存勖离开洛阳后,朝廷和后宫发生变故!

因此,李存勖只得起用他的义弟、生死战友、唐军战神李嗣源,让他率侍卫亲军北上平叛。

李嗣源领兵到魏州城下时,他的亲军突然哗变,并李嗣源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

由于李存勖对李嗣源一直不错,因此李嗣源本来没有造反的意思,但迫于内外形势,他又不能在李存勖面前辨明清白,他只得率领变兵南下,准备攻击汴梁,与李存勖争夺天下!

同年三月,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

但此时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并得到大批唐军将领拥戴。

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万胜镇(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

回到洛阳后,李存勖再三抚慰士卒,许以厚赏,但已为时太晚,唐军士卒均不感谢皇帝恩德,在返回的沿途上他们已经逃散过半!

此时,唐军将领李继岌已率征蜀大军班师,途中因平定后军康延孝叛乱,被耽误了归程。

同年四月,李存勖决定前往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与李继岌会合,再联兵进剿李嗣源。

领兵出征前,李存勖命扈从军兵候于宫门外,自己在内殿进食。

突然间,唐朝禁军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突然发动叛乱,率所部攻入洛阳皇城兴教门!

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他们杀死数百乱军,最终李存勖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四十三岁!

李存勖死后,后宫的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纵火将其焚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