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学好数理化,走哪都不怕(求订阅)

作者:书海白日飞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确实是有这样的例子,不过所谓的银针验毒,验的并不是毒,而是砒霜。”

“其实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也就是化学之中的三氧化二砷。”

“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所以对于砒霜的提纯也比较粗,所以对于最很常见的毒药,也就是砒霜中,里面都会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

直播间。

“等一下,所以……所谓的银针验毒,其实验的就是砒霜?”

“银针和硫反应,ag2s?所以,原来所谓的变黑竟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

“那不是只要里面没有硫就不会变黑了吗?”

“我靠,原来是这个道理!”

“楼上的大神们,你们在说什么?”

“额……可以说点我们人间能够听得懂的话吗?”

“他们在说啥,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进过李远刚刚的解释,直播间不少有化学基础的网友们瞬间就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奥妙。不过自然也有不少人对于化学不精通,所以根本没听明白他们说的意思。

李远通俗的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银虽然能验毒,可是却只能验出来一种毒,就是砒霜。”

“之所以能够验出来砒霜,是因为砒霜之中含有硫。两者经过化学反应,就会生成能够让银子变黑的硫化银。”

“再换句话说,所谓的变黑,就是银离子和硫离子的化学反应而已。而像是将银针和不含毒却含许多硫的鸡蛋黄试探,银针也会变黑。”

“相反,有些是很毒却不含硫的物质,像是毒蕈、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氰化物等,银针即便是和它们接触,也不会出现黑色反应。”

“而且换成现在的银针再和砒霜进行试探,也未必能再次试探出来,就是因为现在的砒霜经过精密的技术提炼,已经将硫化物全部剔除,相当的纯净。”

“所以银针根本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用来作为验毒工具。”

“不过……银虽不能验毒,然而却能消毒。”

“而且只要每升水中含有五千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就能使水中大部分细菌致死。”

“至于这个的远离,其实也是和化学有关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