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礼,我大楚的公主果真是惊为天人,将来这王后的位置,定然是你莫属了。”华阳太后笑呵呵的道。
“来此之前,父王吩咐儿臣,一切听从太后和兄长的吩咐。”
“好!好!好!”华阳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下去准备一下,过几日我要让王上好好欣赏一下我们大楚的编钟乐舞,你也好早日让你俘获王上的心。”
“诺。”
表面上不说,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楚国一直想吞掉秦国这块肥肉,要不然也不会通过政治联姻来慢慢削弱秦国朝堂的力量。
——————————
与此同时,御书房。
嬴政站在沙盘之前,和龙右讨论战场上的排兵布阵,以及各国部队的长处。
虽然龙右所在的时空位面有所偏差,但大局他还是知道的。
战国时代最骁勇善战的四大部队:魏武卒、赵骑士、齐技击、秦锐士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的奇功伟绩”,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此外:只得一提的是,在秦时位面,魏国还个擅长硬功的“披甲门”,在魏国灭亡之前,魏无忌曾在盖聂、卫庄的帮助下,夺取了大司空魏庸的兵权,并接管“魏武卒”,是魏国披甲门曾经的最高上司,最后被罗网的杀手所杀。
齐技击:在战国中期,齐国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重创了魏国,将魏国从中原霸主的宝座上拉下来。而齐国之所以能在强强对决中战胜魏武卒,离不开“齐技击”的发挥。但根据历史的趋势,齐国几乎没有抵抗,便主动开城投降。
赵骑士: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重装步兵受到了战国七雄的重视。为了适应激烈地兼并战争,骑兵也成为各国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赵国来说,赵武灵王推动了“胡服骑射”,并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为装备精良、作战勇猛,赵国的骑兵被称为“赵骑士”。在剧情中,蒙恬口述:武安君李牧曾经凭借一把“镇岳剑”,以一己之力挡住了匈奴十万人——此人也曾是罗网暗杀的目标。
最后便是老秦人引以为傲的“秦锐士”:在战国初期,秦国在和魏国的较量中不断失利,让魏国夺走了河西之地。为此,孝公即位后重用商鞅,开启了“商鞅变法”。就商鞅变法来说,因为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
在原著中,秦国除了表面的这些部队,后期还有蒙恬的嫡系部队“黄金火骑兵”;王离的“百战穿甲军”,两支部队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
时空不同,龙右身体里流淌着的老秦人热血和傲骨不会消失。七岁时他便听父亲讲述“白将军”带兵扫灭韩国的事情(白小飞祖先);如今他有机会亲手去完成这一切,怎能不令他为之动容?
在他的观念里:亲身经历一个帝国的崛起,远比女人的身体更令人沉醉......
包括嬴政也是这么想的,帝国崛起、戎马沙场、热血厮杀......才是男人应该追求的东西;绝非后宫缠绵。
“龙右,要剿灭楚国,你需要多少兵马?”他稍微压低声音。由于他经常在御书房谈论机密之事,所以会让赵高在外面守着,不许任何人接近,赵高也因为见识过嬴政的可怕之处,所以对他是言听计从,更没胆子偷听。
“粮草充足,十万秦锐士足以!”龙右说道。
“你的口气,比李信还大。难道是想以你的‘血脉之气’让他们感染?”嬴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