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古法牡丹绒花,惊艳绝伦!

作者:郭半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第七步,复摇。

将缫制的小丝送到复摇车上加工复摇、烘干,成为大丝。

第八步,整理。

整理蚕丝的目的是使丝片保持一定的外形,防止生丝缠绕。

做完成这八步之后。

宋檀儿歇了一会,继续做古法牡丹绒花。

一,熟绒。

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蚕丝在整理好后,须经碱水煮熟,不可过烂,煮熟后的蚕丝称熟绒。熟绒是用来制作绒花花瓣和花蕊的材料。

二,染色。

将熟绒用自己的粉色化妆品染成了粉色,让陈青牛用真气定型。

三,制作铜丝。

用木炭文火将黄铜丝烧至退火软化。铜丝是绒花的花骨,是整个绒花的支架,根据所制作绒花的不同,黄铜丝的规格大小不一。软化铜丝时一定要用文火,不然铜丝太硬,所制作的绒花就没有灵性。

四,勾条。

将熟绒分劈后固定于一器物上,排匀,用刷子将其梳通。

将铜丝的中间合并捻成少许螺旋状分叉夹住排匀的熟绒,再将铜丝的另一端合并,并捻成螺旋状,用剪刀把需要的部分熟绒剪断,左右手同时反方向捻转,再用上下木板对铜丝进行搓赶,赶紧后便形成做绒花的最基本部件,绒条。

五,打尖。

用剪刀对绒条进行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所需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

六,传花。

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铅丝、皮纸、料珠等辅助材料制作成了一朵栩栩如生,十分精美的牡丹绒花。

陈青牛看着宋檀儿做的牡丹绒花,赞叹道:

“檀儿,你做的牡丹绒花,当真是惊艳绝伦,华夏古代饰物之美,往往不在于光辉绚烂的一瞥,而在于含蓄中不动声色的闪光。绒花,是华夏非遗的珍萃。虽然它没有金银珠宝的光彩夺目,也没有翡翠玉石的自然灵性。但是它却蕴含着独特的东方美学,承接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精神。手工的温度赋予蚕丝以生命,盛开出璀璨不朽的传奇之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