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看真伪,比优劣

作者:捡漏不捡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是沈愈感觉自己在第一感觉上出现了差错,就是能有如此超绝刀工的印章,那肯定是大师级制印名家的作品。

而制印名家不可能在一块假石或者普通石头上费心费力,这属于自降身份得不偿失的事。

毕竟料与工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刻一块砖头或者岩石,就算刀工再好,它也没有什么价值。

而鉴定的偏差错误往往出在这里。

古玩行有句话:“没灯不算黑,灯下才叫黑!”

具有一定收藏鉴赏知识的藏家在看到古玩优点的那一刹那最容易中招。

因为他懂,他知道这枚印章的刀工好,进而忽略了最该重视的地方,就是印章之材质。

古玩鉴定总体来说是要先看真伪,再比优劣。

比如字画,摹本再珍贵,也比不过真迹。

清代四王致力于摹古,他们仿元四家的山水画堪比真迹,其中王原祁有的作品已经超越真迹。

但摹本就是摹本,值钱当然也值钱,可终归比不过真迹值钱。

但也有几种古玩不是先看真伪再比优劣,而是先看材质再说其它。

比较典型的就是印章与鼻烟壶了。

印章鉴定的第一要点就是要先看其材质是何物。

光绪田黄石材质的印章一定比雍正寿山石的值钱,也比明代寿山石的值钱。

换到其它印石上也一样。

哪怕是现代鸡血石的印章,也比清代昌化石的值钱。

还有鼻烟壶,道光羊脂白玉的鼻烟壶一定比康熙黄铜材质的鼻烟壶值钱。

“鉴定古玩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啊。”沈愈暗暗告诫了自己一句。

田黄石因为过于稀有,沈愈见过的不算很多,当然,这个不多是对于瓷器与字画来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