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沈愈努力的让自己心态平稳下来。
因为他知道,现在自己的心态绝对不能崩,也不能慌乱!
只有冷静才能找到活命的机会!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这真是一件元代人物青花瓷,那这次也算没白来,毕竟很多搞收藏的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元青花的真容。
“我现在能亲手把玩一件有九成把握是真品元青花的玉壶春瓶,这趟来的也算值!
“至于真假,看看剩下的两件再说。”
轻轻放下这件元青花玉壶春瓶,沈愈把目光放到了右边那件铜炉上,这是一尊黄铜冲耳三足香炉,器型古朴,在铜炉肚子上镶有一层金箔。
打开强光手电,用手电照射铜炉内壁,漆黑油亮中还隐隐可见一层炉光。
关掉手电,沈愈取了一块抹布,开始清理炉身上的脏东西,这尊铜炉如同旁边的玉壶春瓶一般,外表也是沾了很多泥土,让沈愈又是好一番擦拭。
当然,这次就没有上次那么精细了,铜炉没瓷器那么脆弱,大力出奇迹。
在古代,香炉是很多家庭的必备品,也就是实用器,古代祭拜祖先时,香炉是最不可缺的重要物件。
古人喜欢焚香,这不是装品味,而是实际需要,因为熏衣服必然要用到香炉,古代文人雅士参加宴会或者去见某个重要人物都要先把衣服熏一下,以示尊重。
还有,文人读书时点一根香还可以起到凝神静气的作用。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古代书生的终极追求之一,其中的添香就是丈夫读书时,妻子在不打扰他的情况下,帮他点上一团檀香提神,然后静静的在一旁陪伴。
对于铜炉,沈愈自诩多少了解一二,铜炉的鉴定也不像瓷器那么繁琐,断代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尊三足铜炉在沈愈的擦拭下终于缓缓露出了全貌,只见铜炉色泽内敛,包浆厚重,因为镶嵌有金箔,手电灯光照上去是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这一刻,这尊铜炉就好似神话故事中的仙家奇珍一般。
沈愈翻转铜炉,在铜炉底部豁然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
呆了几秒,沈愈猛的嘬了下后槽牙,“怪不得这群土耗子要把我骗来,这竟然是一尊宣炉!”
宣炉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在明代之前,铜制香炉并不多,多用陶炉,瓷炉,有也是青铜,直到大明宣宗时期,终开以黄铜铸香炉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