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不过皇帝倒是也精明了起来,在事情逐渐明晰之前,并没有选择大张旗鼓的去搞。
“纵观历史,国君的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人选的好了,国家自然不愁昌盛,人若是没有选好,就如那秦二世一般……”霍光担心拔苗助长会让刘破奴变的焦躁起来,一旦引起皇帝的不满,那可能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若是没有这门亲事,霍光自然不会多嘴。???.
可现在霍氏算是跟刘破奴绑在一起了,不管他心中愿不愿意,这都是他无法改变的事实。
所以他只能尽全力的让刘破奴少犯错误,有些事情他可能帮不上忙。
霍光最怕的就是接下来的大量功勋如同从天而降一般落在他身上的时候,刘破奴会因此而疯狂。
“这我知道,喜欢静的皇帝,在选择太子的时候最好能选择一个能静能动的,如果内外存在忧患,实在不行就选一个喜欢动的,而一个喜欢动的君主,选择太子的时候最好能选择一个喜欢静的,若是内忧外患还没有彻底解决,最好的选择依旧是能静能动,既能守成,又能开拓,但这种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多以静为主,因为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动弹,已经略显疲惫了,需要时间来进行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刘破奴洋洋洒洒的侃侃而谈。
在整体方面,刘破奴可能不如霍光。
但是在某些方面,刘破奴还是自认为自己要比现在所有人都牛逼的。
毕竟背靠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优势经验,在如何选择君主这方面,刘破奴的认知还是当仁不让的。
至于霍光,他有个毛的认知啊?
拢共也就一个秦朝和汉朝的几位皇帝可以给他参考研究,案例实在是太少了。
至于再往前,参考的意义并不大……
霍光猛然震惊的看向刘破奴,他没想到刘破奴竟然连这种事情都能知道?
而且还说的这么有条理……
再次将目光放在这座矿区内,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外加上独特的商业模式。
虽然最终一部分钱被刘破奴给赚走了,但这钱他又能赚几年?
到了最后不还是成了国库的收入了吗?
那点钱对于国库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为大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模式。
现在的大汉已经很穷了,打了几十年的仗,加上皇帝毫无节制的挥霍,国库不知道已经空了几次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