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又是一笔当载入史册的大事,回想当年,贤王爷那可是继承帝位的不二人选。”
“害!天下人谁不说一句,贤王让位,才有了当今陛下的登基称帝,贤王真乃圣人也……”
众人说得正热闹,忽听打角落里传来“嗤”的一声笑,声音慵懒中透着一丝戏谑:“做皇帝有什么好的?听着都累,俗话说得好‘宁做穷乞丐,不做死皇帝’”。
这家茶馆名叫“汇香居”,虽然在闹市,却不是什么富贵的去处,三教九流的人物,南来北往的商旅,都爱在这歇脚,所以这里也是各种消息汇总的地方。
当地的百姓也都爱来这里,叫上一壶茶,听一听茶博士讲讲外面的精彩世界长长见识。
少年的这句话若是放在别处那是忌讳,可这里是青州,山高皇帝远,民风彪悍,青州人素来只认父母官不认什么帝王将相,要说认那也只认贤王爷一人。
当年贤王来青州体察民情,可谓万人空巷。
青州的大姑娘小媳妇,争相一睹尊相,把街面挤了个水泄不通。
坊间传言,贤王爷长得好,风流儒雅,玉树临风,当日贤王的车队从大街上走过,青州就流传开了一句话“一见贤王误终身,从此郎君是路人”。
贤王喜欢微服私访,在青州留下了各种轶事传说,也实实在在做了几件大事,像建立港口,广开贸易,让青州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
青州的百姓爱戴贤王,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听到有人戏谑皇帝,哄堂一笑,而后循着声音看过去。
说话的是一个白衣银冠的俊美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斜卧着身体,单手托着腮,颇有几分邪痞之气。
旁边跟着个小厮,小厮倒是规规矩矩的,显然是觉得少年的话犯了大忌讳,一脸惶恐夹杂着无奈。
看样子这种话他家少爷平时也没少说。
茶博士正在投茶,没抬头,问:“客人是打京城来?”
“算你眼贼,京城待过。”少年声音洪亮。
“听口音,家乡是在三江一带?”
“你听错了,我老家是潞城的。”少年说完又补了一句,“我可是正经八百在潞城待过的乡下人。”
“潞城?潞城也属三江一带。”
“你去过潞城吗?”
茶博士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