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这种情况,人族才得以发展。自苦难中磨砺而出,方才可以傲世天下!”
杨拓如今修炼有道,逍遥极乐。虽怜悯众生,却也不敢轻履红尘。
看看,姜子牙的前车之鉴。纵然有圣人作为后台,也不得不放弃仙道,改走他途。
儒道看似前程远大,然而却没有参照,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可以走到哪一步。
想来,就是元始天尊,心中也没有底。这天下修行,首选还是道祖所传天仙之道,毕竟有六圣为模板。
修行之道万千,却也只这一条有成圣的先例。余者,纵是镇元大仙、昊天上帝、冥河老祖,也还处于门外。
看似一步之遥,或许就是咫尺天涯。
别看杨拓又是神仙之道,又是地仙之道,然其根本还是天仙之道。
就算有再大的诱惑,他也不曾改过本心。
杨拓不由叹了一口气:“哎~~”接着他抬头看了了虚空。
修道,无非修个大自在,大逍遥,却哪里是那么容易。圣人也还在这天道之下打滚,不曾超脱,更何况他。
正在杨拓叹息之时,泰山之下,官道之上,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
这人看上去,其貌不扬,发髻散乱,衣着破旧。裤腿更是向上卷着,直到小腿之上。
脚上穿着的也不是什么名贵的皮靴,而是一双草鞋。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农民的打扮。
不过,如今诸侯纷争,天下多有盗匪。若不是游学的士子,或者赶路的达官贵人,普通的民众很少有人离开自己的家乡。
正所谓:人离乡贱!
只看穿着,这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不过这人背着行囊,从行囊的缝隙处,隐隐可以看到其中的竹简。
再加上其腰间佩戴的长剑,可以明白这人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游学的士子。
不过这等打扮的士子,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人低着头赶路,不时抬头看看远方的山峰。
只见山峰雾气环绕之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所书院。中年人不由大喜,连赶路佛疲惫都消散了许多,步伐也略显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