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佳音没有再发热,还有些蔫吧,却已经去了病态。
厢房里的吴翠花也同样退了烧,嚷着嘴里没味道,要喝粥。
可惜,众人聚在堂屋,没人搭理她。
李老太吧嗒着烟袋锅,桌上放着那封休书。
“我这老太太不懂大道理,就是觉得没有谁一直干坏事,又不用受惩罚。
吴翠花这次偷了福妞儿出去,根本不顾福妞儿死活。
她已经不是蠢了,是恶毒,是心里根本没有我们李家。
再留她在家里,以后怕是要害得咱们家破人亡。
但她到底生了家仁家义,我再给她一次机会。
老二,一会儿进城去找个便宜的住处。
老三媳妇儿,拾掇十斤高粱米,十斤小米,几棵白菜萝卜。
再拿一口陶锅,把老二媳妇儿的被褥衣衫都打包。
今日就送她进城去,以后每月家里只给她这些粮食,别的就靠她自己挣了。
挣不来,或者丢了粮食,也同家里没关系了。”
家仁家义跪倒在地,红了眼圈儿,想说什么却哽咽了。
老娘做了这样的恶事,被休出门也是应该。
但奶奶为了他们,给娘治了病,又给粮食给东西。
最后也只是撵去城里住,没给休书…
“奶,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
李老太摆手,长长叹气。
“你们是好孩子,可惜没摊上个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