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骡车就套好了。
村长吆喝着,“红英啊,多带点粳米,想换什么方便。”
李老太却不肯要,“不用了,老哥,我拿银子了,就在附近转转,给孩子们买只鸡补补身体。”
李家这是要吃小灶,确实不好拿公中的粮食,村长也就没再坚持。
如今大伙儿一起吃饭,人多粮食少,饭菜当然好不到哪里去。
偶尔孩子嘴馋,或者老人生辰,各家都会开小灶,用的也是各家先前存下的细粮。
李家有崔夫人和叶公子补贴,李老太和佳音,甚至是赵叔几个病号都跟着沾光。
大伙儿也不嫉妒,因为每次崔夫人温先生和叶公子来,也都是李家拿粮食招待。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称,事事清楚,但没谁计较,这就是一起同甘共苦拼出活命的信任和情义了。
佳音坐在奶奶怀里,听着奶奶和老娘说话,心神却在空间里疯狂忙碌。
先前存下的萝卜白菜,高粱和小米,终于有机会都拿出来了。
还有攒下的鸡蛋鸭蛋鹅蛋,泛滥的兔子也赶紧让它们自杀几只。
去年孵化的小鸡仔,如今都长到了四五斤,小母鸡留着下蛋,小公鸡无用,也抓两只,给家里饭桌儿贡献一道大菜。
另外,水灵灵的小青菜还有很多,冰箱里的肉也剩了不少,还有鱼池的小鱼也都长大巴掌大了。
可惜这些还是要等等...
不能贪心,不能贪心!
佳音不停的劝着自己,骡车也慢慢进了附近的村子。
这村子叫大榕树,住了四十多户人家,两百多人。
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但却打扫的很干净,各家的院子篱笆也都整齐。
显见这村里风气不错,起码都是正经过日子人家,勤快本分。
佳音站在奶奶怀里,努力抻着脖子四处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