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层楼的「ds」,它黄底红字的招牌,是涩谷中心街的地标之一、此刻更吸引眼球的不是招牌,而是店门旁几人的缠斗。
“这是我的。”
“什么是你的?我没看见上面有你的大名。”“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伤到立牌怎么办?!”打架的人有男有女,围观群众有人跃跃欲试。
采访记者必备的能力是快速把一件复杂的事弄清楚。
竹内门稻混进围观群众里,几句话就整理清楚了事情的始末,没买到专辑的歌迷看中了店门口竖着的楚枳人形立牌,因此就想抱回家。
但有出头鸟一动手,想要人形广告牌的粉丝不少,就开始你争我夺,关键问题先不考虑,这东西是属于店铺的,压根不能带走,可抢夺立牌的粉丝,没任何一人想到这事儿。
[楚枳是行走的***吗?]竹内果断又想到新的标题,或把***换成激素?竹内找角度疯狂的咔擦咔擦,大概有几分钟,立牌有了归属。
“只有强者才能拥有。”抢到的撸猫饭是个一米八几身材壮硕的大汉,他的获胜方法是把人形立牌高高的举过头顶。
因为上午太忙碌,店员根本分身乏术,因此即便外面抢夺这么久,店也没什么反馈,壮汉拿起立牌就跑,速度相当快。
穿着打扮像是工地上班的工人,这种人喜欢楚枳,违和感太大。
说不定是子女或妻子喜欢,无论是哪位家人,竹内门稻都感觉有故事,端着摄像机一路追过去。
五十岁的人,即便活跃在调查一线,可怎么能跟得上壮汉的节奏?“前面穿白色t恤的先生,别跑。”竹内大喊。
不喊还好,一出声壮汉还以为是刚才「ds」店员来要回立牌的。绝对不行,排队五个小时,专辑没有买到,带点纪念品回家很合适吧?
想到此,壮汉跑得更加快。“?”咋还越跑越快了呢?
短暂的迷糊之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竹内不傻,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喊话有问题,他换种方式:“我有楚枳新专辑,可以卖给你!”
此话一出,前方壮汉紧急停住,他将信将疑地回头看,是个拿着摄像机的男子。
难道是记者?反正不是店员就好。
“你买到熔桑的新专辑《你还在》?”壮汉问。
竹内有个屁,但这不影响他吹牛逼,他问:“你是楚桑的粉丝?”“肯定是,楚桑是我永远的偶像。”壮汉毫不犹豫地回答。
“能不能给我说说,你追星的故事。”竹内道:“如果可以,我们将赠送你一张《你还在》的签名专辑,做个自我介绍,我是《周刊文春》的采访记者,这是由共同社颁发的记者证。”
竹内不愧为采访老手,他知道楚枳的新专会打破许多销量记录,所以走大方向报道的新闻会有很多,想要博得眼球,必须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