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当年万里觅封侯

作者:七月新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对岸游弋的小月氏义从骑很快发现了羌人大军的行动,那些安置在亭舍的烽燧也点燃了烽烟,根据看到的人数远近选择不同的烽、积薪,还是熟悉的配方。

而等羌人抵达浩门县城对岸,准备渡过长达一里的冰河时,伴随着一阵清脆的蹄声,理论上去了南边驰援河关的汉人募兵却络绎出城,在对岸摆开的阵势,在赤黄的汉帜旁,是一杆“任”字旗。

虽然醍醐阿达不识汉字,却猜到出了那是何人,一摊手,以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对犹非、煎良道:

“我说得没错吧?虽然离了沙漠,来了河湟山谷,但狐,还是狐。”

……

“西安侯果然没有料错。”

看着对岸密密麻麻的杂乱羌兵,辛庆忌松了口气,变得兴奋起来,终于要有仗打了!

当初,他父亲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去西部都尉军中做扈从,二是继续在护羌校尉府任事,辛庆忌最终选择了后者。

当数日前任弘拒绝了太守的请援时,辛庆忌是很不理解的,郡府有难且向护羌校尉告急,为何不去救呢?西安侯和父亲议事时,最常说的一句话不是”大局为重“么?怎么轮到任弘时,他就不管大局了。

辛庆忌还是太小,不明白做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好职责边界的划分。既然在议事时,早就定好了

辛武贤管西边,浩星赐管南,任弘管北,那就各司其职,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南边吃紧时喊任弘去救了,若是在此期间北边出了事,算谁的?任弘知道,浩星赐这老官僚绝对会坐视不管,让自己承担后果。

即便放在大局层面上看,他也不该南下,用令居县令富昌的话说:“允吾丢了只烂一郡,若令居丢了,整个河西四郡都要面临腹背受敌!”

更何况,任弘知道,自己若带着募兵南下,看似乖乖狗的小月氏没了约束,难说就会重新变回狼。

“小月氏之所以愿为我所用,一是在支书遇难时我伸出援手,得了他们些许信任。二是羌人十分排外,逼得小月氏倒向大汉。三是得了粮食,得以度过这个寒冬。四是狗链子在我手里拿着,便是安置在乌亭逆水边的三个小月氏部落老弱妇孺。”

至于任弘自己不动,派小月氏去驰援……

若是他们到了金城郡腹地,野性不改,抢劫了村庄,杀了人,事后追究,又算谁的责任?

这就是利用戎狄部落的原则,永远留一手,不要完全信任他们。

任弘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

河关就算破了,允吾应该也能守住,毕竟天水、陇西的援军旦夕可到,就让浩星太守焦头烂额一阵吧。

更何况,任弘料定,对岸的煎巩羌肯定会有所动作,毕竟年前遭到他袭击,死了百多人,头颅还堆在浩门水岸边,成了一大座冰雕,煎良必来浩门县复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