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器械的大小太让人在意了,狄俄尼索斯皱着眉找来参加过四十年前战争的老人。据他们描述,当时汉人军队也用了类似抛石车的武器,但靠的是人力抛石,一次要几十上百人拉拽,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射程也不比城内的扭力远。
汉人的主要攻城武器是在西方前所未见,射程极远的巨型腹弓——这是希腊人对弩的称呼,它们的射程虽不如弩炮,但亦能深深扎在城墙上,被汉人士卒当成攀爬的阶梯,银盾也顶不住一击。
但因为弩射击的笔直轨道,尽管能让城头的人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但对躲在城墙后的人威胁不大。
狄俄尼索斯心里稍微有了点底气,直到围城的第四十天,在无数木匠,锯木工,铁匠,织绳匠,还有采石工的努力下——其实是于阗的淘玉工,他们被拉来大宛干类似的活。
足足十架体型惊人的投石机屹立在大宛城外,上百枚人脑袋大小的石弹摆放在侧。这种投石机与狄俄尼索斯手里的截然不同,支架如同巨人歌利亚的脚,粗壮的主梁看上去就像巨舰的桅杆,最为特殊的是,主梁下还有一个诡异的大木箱,汉人工匠正往里面装东西——那其实是铁和铅块。
在汉人士卒驱赶着牛和骡子、驮马,加上人力,喊着号子拉拽投石机。当它的主梁一点点沉下去时,狄俄尼索斯的心也跟着往下落,紧张地让银盾兵们撤离城头。
但汉人的第一次试射不太顺利,随着汉松手,主梁下的大箱猛地摆动,石弹被高高抛了起来,却落在不足二十码的地方,差点将汉人工匠砸死。
“哈哈哈哈。”
这让贵山城内的大宛人、希腊人都笑出了声。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十架投石机陆续试射,最初时效果都不太好,石弹就没有超过两百码的,随着工匠调整每一架投石机的角度和细节,它们所投掷的石弹越来越远,慢慢接近在中原时试验的完美距离。
二百四十码,二百五十码,一枚石弹砸进贵山城护城河,溅起巨大的水花,让城头的人洗了个澡。另一枚则越过了河,落在堤岸上,巨大的力量让它深深嵌了进去,那深度看得人直吸凉气。
到了下午,已经调试小半天的配重投石机,终于将第一枚石弹送到了贵山城墙上!
人脑袋大的石头猛地轰击在夯土墙上,倒是没砸裂,但上面的人仍感受到了如霹雳般的巨响,以及剧烈的晃动,大宛人和希腊人要么吓得趴到地上,亦或是溜下城墙,抱头鼠窜。
这谁顶得住啊?
整个下午,十架配重投石机都在不停地朝贵山城施射,如同十个不知疲倦的罗德岛掷石兵,每一次抛击都如远方响起的隐隐雷鸣。
和所有投石机一样,它们的准头十分感人,就像挥棒砸苍蝇,任骠骑指的地方——比如大门,永远都打不中。但面对一座城那么大的目标时,不论击中何处都是成功。
夯土墙上的女墙被飞来的石块砸得崩裂,一座与夯土墙相连,希腊人标志性的木制塔楼直接被打得破碎,里面的两名大宛弓手一命呜呼,大宛外城的屋舍也遭了殃,巨石击垮了院墙,砸通了屋顶,瓦砾四溅,在抵御康居、月氏、塞人等游牧者时从如此惨烈,城内到处都是哀嚎。
而狄俄尼索斯引以为傲的扭力投石机呢?在射程和力量远超自己的同行面前,完全失去了作用,汉人并没有进攻,只用配重投石机来降维打击。其中一架还被幸运的飞石击中,不管上面零件多么细密,扭力如何巧妙,都被砸得支离破碎。
城墙依然在时不时颤动一下,仿佛随时都会倒塌,射程内的大宛人已跑得一干二净,统统挤到石制的内城,请求大宛王开门放他们进去,以免遭遇飞来横祸。
尽管直接被打死的人不多,但汉军投进来的不止是石头,还有恐惧!大宛人已受到了极大震撼,深切感受到,此战与四十年前截然不同。
狄俄尼索斯从自己的下属眼睛里看到了畏惧和害怕,面对这样的敌人,世代相传的银盾根本无法保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