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原来有好多朝鲜兵,一个个说的官话,比他们都能讲,如果是外人,还当做他们是汉人。
听说朝鲜兵家里都很穷,比镇江都要清苦,他们把他们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都带到了镇江,嫁给了当地人。
后生在人群中笑得合不拢嘴,周围的小伙都在打趣,见到了他,连忙上前打招呼。
因为老农的儿子是当兵的,是镇江最先分田的一批人,并且田亩分的比一般人都要多。
老农在村里的地位也就高。
老农点点头,从后生们身旁走过,找到后生的老子,也没有多少言语,默默的帮着后生的老子一起干活。
木头的模具,把黏土压死,添加了狗尾草,稻草杆等,增加土砖的坚固。
人多力量大。
一旁的空地上,已经堆起了很多的砖墙,在手艺师傅的指点下,一一垒进去。
手艺师傅同样是被人尊敬的,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客气的对待。
村里干活,也没多少钱,不过一些农田里出来的粮食菜之类的,但是这份走到哪被人尊敬到哪的待遇,让所有人羡慕。
一辈子能活到这个份上,已经值了。
村里的妇人们,也围着朝鲜的新娘子指指点点,新娘子周围,有村里的闺女们陪着。
朝鲜的新娘子还不懂周围人的话,需要靠着手势才能知道大致,不过都是农村出来的。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有平常的交流并不困难。
等明年生下个大胖小子,就懂得说当地话了,村里的朝鲜媳妇都是这样的。
一名寡妇带着她的闺女,在妇人中显眼,对她都很客气。
因为她的丈夫是当兵的,去年牺牲在了战场,官府已经派了通知,开春就来接。
她年岁还小的闺女,将要送到金州,去读女子学堂,由将军供养呢。
女子学堂的闺女们,都会有个好婆家。
以后就不会留在农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