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是运输士兵的装甲车,能搭载七名步兵。”黎秀石指着战车部队自豪的说:
“不过,也可以视作为坦克,因为它们具备跟坦克一样的机动性,武器仅比坦克稍差一些,唯一的弱点是装甲薄弱。
但就算如此,也要比日军的坦克优秀很多。
上次在曼德勒会战,几十辆步战车直接横渡大江,迂回绕后直攻日军师团总部,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看样子这比上次的规模还要大,日军拿什么来阻挡?”
黎秀石对于川军团拥有这些先进的武器十分骄傲自豪。
他见过许多中央军的部队士兵们很勇敢,却在日军的炮口下被炸得粉身碎骨。
武器装备不如人,就是要挨打,连还手都难。
川军团能压日军一头,黎秀石感到荣耀,比什么都高兴。
马丹娜听着很稀奇,运输士兵的装甲车是这个样子的吗?
她们美军有一款m3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听军方说是装甲车中的翘楚之作,正在被大量生产援助到英法,也装备到军队中。
这款半履带运兵车,前轮儿是多层加厚外胎,后面是两条拖拉机式的履带。
采用了发动机在前、驾驶室居中、载员室在后的设计,车斗在满载时最多可装载13名士兵。
还可拖曳大型火炮,或装备反坦克、防空类重型武器。
与川军团的装甲车完全不同,这简直是坦克嘛。
马丹娜感慨没多久,便看到了相类似的设备。
浩浩荡荡的装甲皮卡车队伍,改装的车斗载着六三式火箭炮,一百毫米自行迫击炮。
数不清的炮口半斜着对准天空,无需诉说,所有人都晓得其威力。
自行火炮有点儿类似搭载火炮的突击车,英美军都有,但日军没有,华夏军队也不曾有。
这引起了一些记者的注意,专门拍摄下的照片。
当然,名声在外却没有留下一张图片的六三式火箭炮,最能挑起记者们的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