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消灭独立团的决心【求订阅】

作者:太平洋过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几乎每一份电报都提到了,八路军的轻重火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一些火力竟然超过了被袭击的日军。

讲述了这种情况,山本一木分析道:“八路军一定是得到了很强大的势力支持,在武器弹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像两个武士在比武,八路之前拿的是木刀,我们拿的是钢刀。

加之他们并没有练过太多的搏杀技巧,只能搞搞偷袭。

可现在他们换上了更锋利的钢刀,已经可以跟我们有一拼之力了,当然会蠢蠢欲动跟我们打一场决战。”

山本一木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

日军自开战以来一直取胜,所以依靠的无非是两点,士兵经过充分的训练,武器装备相较于对手更好。

依靠这两点优势,哪怕军官脑袋是榆木疙瘩,指挥战术呆板,也能把对手压着打,取得胜利。

现如今,八路军不知道什么原因,装备的武器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抹平了日军的武器优势。

而多少年的战争下来,为了维持广袤的占领区,日军征召了太多的新兵,且来不及像之前那样高强度的训练,二线部队士兵远不如当初的精锐。

加之八路军在多年的战争里,在血与火之中,磨练出了一批有着丰富经验的军官士兵。

彼此之间的差距已经无限缩小,远远没有之前那么夸张。

八路军改变以往的战争策略,打大战打决战,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山省太郎听完思索后说:“我承认八路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可决战的话……不可能,最起码这次不应该。”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八路求援使用的是明码电报,说明此前并没有配备电台。

意味着是一个下级机关,向上级求援。

那这就不是一场有准备的决战,八路军能短时间抽调大批部队赶来支援吗?

恐怕是很难的。

山本一木道:“大决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可倘若是调集几个步兵团,跟我军展开场局部的战斗,这种可能性应当是不小。”

莜冢义男转过头,去看墙上悬挂的大比例山西地图。

形成右翼攻势的,是第四和第九旅团,加之其他的总有一万五千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