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思考的陈浩被叫醒,他没有辜负李云龙的期望:“这份电报是可信的,因为日军不可能知道,收电报的是我。”
三八六旅的陈大旅长跟他同姓,为了加以区别,加之陈浩更为年轻一些,总部的首长有时候会叫他小陈。
这足可以证明了。
“好像是这样。”李云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转过身来到弹药箱旁,手在上面的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他断言道:“是咱们的大旅长来了,一定是带领七七二团急行军赶来的,时间路程基本都能对得上。”
八路军战士赶路快,尤其对于山路情况比较熟悉,战士们就走得更快了,就像是有一双铁脚掌似的。
可以说光凭双腿赶路,整个华国各个武装势力没有能超过他们的。
既然确定了援军已经赶来,那么接下来摆上桌的问题就是:要不要主动发起进攻,配合外线打?
团部的一个参谋说:“天马上就要黑了,支援的部队急行军赶来,战斗力一定下降的厉害。
此时发动进攻对我军来说并无好处,无论如何都应该等到天亮再说。”
他的想法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
独立团的战士们普遍有夜盲症,太阳下山后乌漆抹黑的连敌人都看不见,打仗就更别提了。
这种情况在日军那里比较少一些,独立团如果大股进攻发起夜战,日军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陈浩淡然说:“现在天还没完全黑,何况我们还有一些照明弹,凑合凑合小打一场不成问题。
关键在于这份明码电报一发出来,日军已经知道我们的援军赶到了。
此时我们发起进攻,还具备一定的突然性。时间拉得越长,日军准备的就越充分。
陈大旅长带领部队急行军赶来的突然性,就会荡然无存的。”
陈浩给出的理由颇为充分,刚才那个参谋便立刻闭嘴不再言语了。
赵刚在犹豫,他心忖:“等待,可以让更多的援军赶来,我们准备的也会越充分。
此时出击呢,也未尝不可,只是稍显仓促,敌我双方都没有准备好。
哪个更合适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