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鹤轩其实就在等陈浩的请教。
他在上次大拍卖会结束后,见到可以抽取那么丰厚的佣金,比原来工厂苦哈哈挣钱容易太多了,就已经开始思考拍卖行发展的计划。
不主动提出来,就是想把拍卖行的发展主导权,依旧攥在他的手里。
多年商场上摸爬滚打的老狐狸,在心眼儿方面比陈浩一夜暴富的小狐狸,可强的太多了。
他试探的问道:“既然是一块做生意,那我就得心里先有个底。你那里一年提供的古董数量,大致有多少?”
陈浩抽了一口烟,稍一思索便说:“假如是三千件,你要怎么消化?”
周鹤轩一听就知道这个“假如”是虚的,就按一个月四百多件,一年也有五千件了。
“三千多件古董,在京州市一地消化起来会困难。我们国家大的很,大城市也很多。
上次拍卖已经打响了名气,可以在各大城市开一些分行,依托全国的大市场轻松消化不成问题。”
陈浩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商品太多就要扩大销售市场,哪怕是外行也想得出来。
至于扩张需要花费许多,会短时间摊薄拍卖行的利润,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
只要把古董卖出去,就已经大赚特赚了。
陈浩又问道:“可若是一个月就有三千件古董,一年三万多件,这又该如何呢?”
喝了一口茶水的周鹤轩,差点没呛住。他抽了两张纸擦了擦嘴角溢出的水,借此掩饰自己的震惊。
并且投来询问的眼神,大约是问陈浩开玩笑说说,还是真的?
陈浩意识到了,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怎么,一年三万件很多吗?”
周鹤轩认真的点了一下头:“多,一年三万件古董实在是太多了。
你知道去年全国古董成交数量是多少吗?大概是五万多件,总成交额在三百亿。
供给决定终端价格,一件商品供给的数量翻倍了,会把终端价格砸下去的。
许多古董都在私人手里,他们是为了投资。把古董价格砸下去,这些人可能坐不住,会跟风抛售。
到那时,古董市场都有可能被砸崩,没个几年都恢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