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参谋都不大熟,想打听询问一下都不好开口。
李云龙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惊喜地凑了上去,小声道:“陈浩,你也在这啊!”
他没有忘记,自己率领独立团归来守卫新兵工厂,就是陈浩点的将。
陈浩见到李云龙也表现的非常惊讶,阳泉距此将近二百公里。
昨天听说还在阳泉今天就赶来了,这速度在当下的交通条件下,也称得上是神速了。
听说李云龙是乘坐卡车回来的,陈浩还挺高兴的。
八路军想要发展壮大,光靠小米加步枪是不够的。铁脚掌再能跑,也跑不过加满油的汽车。
李云龙能够迅速地接受新鲜事物,无论对于部队作战能力的提升,还是他个人的发展都是颇有好处的。
作为当事人,李云龙倒不觉得这算什么优点,好的先进的东西自然是要接受的了,抗拒学习属于傻缺行为。
他跟陈浩好奇地打探道:“老总他们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感觉像是见不得人似的。“
“倒不是说见不得人,只是这事需要某种程度保密。”
陈浩向李云龙解释了一下,想到他是可以信任的,便详细的说了说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从古到今,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丰富,战线越来越复杂。
有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还有隐蔽在暗中无人知晓的情报战场。
八路军隐藏在日军内部的谍报人员,发现日军居然得知了八路军最近的一些,关于武器的详细情报内容。
这个消息传回来立即得到了重视。
毕竟八路军实力膨胀,能跟日军正面扳一扳手腕,其关键因素就是新式武器。
情报部门分析判断,一定有日军的间谍打入了我军内部。
不然的话,像便携式防空导弹详细的作战参数,绝不可能被日军了解的那么清楚。
总部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调查,只是暗地里进行试探分析。
最终锁定了几个嫌疑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