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田骏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外行太天真了。
对于战车的设计制造提要求还行,提建议实在是贻笑大方。
八路战车的强大,在多田骏脑海里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对于拥有相同等级的战车,他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
如果不能制衡八路的战车,就意味着皇军在武器方面落入了彻底的劣势。
直接会影响战争的胜负。
多田骏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他们能够缴获一辆完整的战车,仿制出来的话需要多长的时间?
山口江源摇摇头郑重的说:“司令官阁下,您可能还不太理解。就拿发动机的技术来说,我们是彻底落后于对方的。
一个发动机上,我们就需要有几百项的技术突破,才能追赶仿制出来。
而这个时间是多久,我也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保守估计需要五年以上。”
多田骏彻底无语。
等五年的时间,直面敌人战车的部队死八遍了,到那时候山西早保不住了。
制造同等级的战车,看来是行不通了。
退而求其次,多田骏提了一个要求。
他请各位工程师论证一下,八路战车的弱点,步兵想要将其摧毁,需要用什么武器?
准确的来说,多大口径的大炮能做到?
前线还在打仗,如果一直拿八路的坦克没办法,将会是一场灾难。
众多工程师围绕坦克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跟以往没有什么区别。
炮塔装甲和正面装甲最坚固,侧翼装甲其次,后方装甲再其次。
最是弱点的,还是坦克的履带。
二百毫米的装甲,使用的特制钢,也是工程师们从未见过的,他们无法判断,必须得实验才能出结果。
三辆缴获的坦克,是付出了九架轰炸机的代价才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