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印刷出来的纸换成黄金,一定是大赚特赚的,赵武非常认同。
可似乎仍然没有解到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要花更高的价格找日本人买黄金?
陈浩给赵武举了个例子:
本来市场上有10个苹果,对应10元钱,这意味着1元钱买1个苹果。
如果再多印制一倍的货币,达到20元钱了,那么1只苹果的价格就会涨至2元钱,这就是货币的购买力被稀释了。
他们现在印刷的是日元,如果印刷出现存量一倍的日元货币,投放到市场上大量购买物资。
“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陈浩问道。
赵武不假思索的说:“所有的东西涨价一倍。”
“没错。”陈浩点了点头,他竖起两根手指:“但是这有两个前提条件。”
赵武的好奇心显然被勾了起来:“是什么条件?”
“第一是我们印刷的钱,要不能惊动日本政府的情况下投放到市场上。”
陈浩的话说的很明白,赵武心里面也很清楚。
一旦他们印刷日元假钞被日本政府知道了,人家肯定会想方设法追查打击,到时肯定没有现在舒坦。
或许更严厉一些,他们都无法继续印刷假钞。
“第二,是要把钱投放在日本国市场,把日本人通过劳动所产出的东西买走,使得他们市场上流通的货物减少,价格才会涨起来。”
陈浩说完两个条件,自顾自的喝茶,让赵武慢慢消化。
其实这便是金融战了。
印刷敌国的钞票,投放到敌国的市场上制造通货膨胀,同时还能从敌国抢到大量的物资,用来进一步增强己方的实力。
一加一减,对于发起金融战的一方不是零,从物资上是得到了二。
倘若从国力的增减方面来说,恶性通货膨胀对于敌国的平民百姓影响极大,所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是掠夺一些物资那么简单。
在二战中,参战的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对敌国展开了金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