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师的将士们都非常感谢师长,认为若不是师长出面,肯定无法弄来如此多西药,也不会用到他们身上。
在当下日军封锁战略物资,滇缅公路被掐断,全国已无进口渠道,西药短时间无法从外界运输的情况下,存量的西药价格打着滚的往上走。
不是谁都有能量弄来一大批西药的。
也不是谁弄到了西药,愿意给大头兵使用,而不是放到黑市上高价卖掉,赚取大量财富傍身。
在某些人的眼里,大头兵如草芥,随便就能抓些来补充。
昂贵的西药给大头兵用,造孽啊!
“也不全是因为师座,友军的陈团长出了大力气。
得知我师的情况,准备了药品还特地不辞辛劳的跑了一趟送来,要感谢也得感谢川军团的陈团座。”
乘直升机一同回来的上校张直人,担任师副参谋长。
张直人黄埔六期毕业,既是戴师长的亲信,还是师弟,他的态度往往很多时候就是戴师长的态度。
只此一番介绍,第一次正式在二百师将士面前露面的陈浩,便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紧接着,张直人转述了师座的命令:“
愿意同川军团一起打鬼子的,有相当于美利坚军队的伙食和武器,发大洋给双倍军饷,最重要的是能打鬼子一雪前耻。
有意愿的,找各连的长官报名,过几天会来车一起拉你们走。”
这是戴按澜跟陈浩商量过的,公开给出的待遇有所降低。
不然的话听了陈浩的待遇,有几个能不心动的,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走的,心中一对比也会觉得原来的待遇差了。
戴按澜不能因为陈浩招兵打鬼子,就把他的第二百师搞得人心浮动。
这道命令的效果看起来并不是很好,将士们给出的反应很平淡。
陈浩看在眼里,对将士们的想法大概能猜到,十万远征军都溃不成军,连他们最精锐的第二百师都得无奈撤退。
一个小小的川军团,扬言要留下来打鬼子,简直是螳臂当车。
待遇再好,打败仗把命都丢了,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