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战争的哲理

作者:太平洋过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们马上便可以调遣更多的兵力,对川军团形成包夹之势。

一个人能打几根钉?

以三千人的团,对抗十万大军。

就算陈浩是张辽,有严密指挥体系的日军也不是孙十万。

好在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日军的十万大军分散在缅甸各处,不可能立刻全部集结起来汇聚到曼德勒。

那么便留给了陈浩各个击破的机会。

用川军团强大的战斗力,在局部战场形成战力优势。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便是错误的估计了他们的战斗力,所以落得了如此的下场。

对于战争的战略,陈浩总结了一点心得,他有心培养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官,便说给车上的众人听。

“记住了,打仗,以强凌弱才是王道,永远以多欺少,永远恃强凌弱才能赢的胜利。

一地一城的损失不算啥,部队都伤亡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作战目标一定要达成。

我们拥有科技的优势,兵贵精,不贵多。要做到能对抗同等数量的五倍敌人。

还有,士兵手中的武器很多情况下只是自卫武器,进攻还是得靠装甲部队、空军和火炮。”

陈浩的几句话直指战争的根本,就如孙子兵法与古典战争一般。

无论是有幸念过大学的孟烦了,还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参谋王云山,都还是第一次听闻。

他们沉默不语,在心中默默的品味着这几句话。

自古被人铭记吹嘘的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军人受到的教育也是以弱胜强为荣。

可真的就对吗?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确实十分优秀,但并不是真正用兵高手。

真正的用兵高手,是每战不出意外,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战胜已经失败的敌人。

用兵高手,所取得胜利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大石头去打小鸡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