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面对的敌人拥有更先进的武器,意志无法抵消炮弹的威力,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团座阁下,您忠实的手下安源太郎前来报道。”
陈浩听到安源太郎对自己的形容,都快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了。
忠实的手下?
他可真会找词啊!
不过安源太郎的尊敬,陈浩是感受到了,他特别的关心问候了几句,表达对安源太郎的重视。
小日本儿当真了,主子的关怀可代表着信任,安源太郎顿时激动万分。
在提及劝降城内的日军时,他表现的格外积极,主动建言献策,提出了劝降和硬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安源太郎比较了解日军此时的指挥首脑。
师团参谋长出生于武士道家庭,从小培养出了性格强硬的一面。
他是个死硬分子,不论谁投降,唯独此人是不可能投降。
话锋一转,安源太郎又说:“想要劝降,必先除去此人。
团座是对的,在强攻之前,大范围的宣扬我军政策,让更多的人知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消灭此人及指挥中枢后,让更多的日军选择投降。”
如此一番话,既吹捧了陈浩一番,又巧妙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真是个人才。
所提出的劝降方略,跟之前劝降了一个步兵大队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有成功的桉例在前头。
陈浩本来只想把安源太郎当面旗帜来用,对日军进行大范围的攻心,让更多的日本兵认可打不过是可以投降的理念。
降低日军的顽抗程度,在战争中减少付出的代价。
经过此事,陈浩转变了念头,觉得安源太郎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川军团提供更多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