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张皇后颔首,却又紧着加了句,“郑卿以为,何为明君者?”
“回皇后,乃知人,且善用。”
再次不假思索,郑璞便朗声而道,“夫《淮南子·兵略训》有云:‘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故,臣窃以为,明君者,取众人之长,尽其才耳。”
“大善!”
不等张皇后再问,天子便拊掌而赞,还举盏邀众人共饮了一杯。
只是,放下酒盏后,他却循着张皇后的话题,继续发问,“今逆魏荼毒百姓,当以王师伐之。然,兵事多烦,黎庶必劳苦之。朕虽欲为仁君,又如何恤民力邪?”
连忙放下酒盏,郑璞拱手作答,“回陛下,昔日振威将军据巴蜀时,素有仁德之名,且寡兵事,然而民思乱者十户有八。今益州虽疲敝,然丞相却能使民皆无怨言。其中缘由,还请陛下思之。”
此次,天子没有再赞,反而侧头而问,“皇后以为,郑卿此言,可乎?”
眨了眨眼睛,张皇后笑颜潺潺,“回陛下,郑卿乃狡言耳!当罚之,让其再答之。”
“然也!”
顿时,天子开怀大笑,“郑卿竟作狡言耳!当罚之!哈哈哈~~~~”
“当罚!”
“当罚!”
与宴众人,亦然喜笑盈腮,大声起哄。
亦让郑璞啼笑皆非,只得自满一盏,一饮而尽。
拱手再度作答,“《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陛下若使民无怨,当效仿丞相执法严明公允,赏必行,罚必信耳!”
“善!”
嬉闹得逞的天子连连颔首,略作思虑,又再度发问,“郑卿,朕且再问你,朕若........”
言至此,却似是思及了什么,扼住话语的天子忽然莞尔而笑,摆了摆手,“罢了,朕就不苛郑卿了。若朕问如何为明君之道,想必郑卿之答,乃是劝说朕效仿先帝之行也。”
“谢陛下体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