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对症

作者:茶渐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夫谋事者当怯,成事者当勇。

未战之前,当多忧多虑、谨慎如怯,尽可能将所有细节都兼顾、所有变故都考虑全面。

力求一切尽善尽美,让事情如自身所愿的开展至落幕。

但当付诸行动时,便当勇而无畏、一往无前。

丞相安排攻击魏军左翼赵俨部的人,乃是句扶。

从未及弱冠便任职丞相府门督录事到如今领相府参军、官拜破虏将军他,起点虽然因为家世而高了些,但孰人都不可否认,他官职的每一次升迁都是用命搏来的——从征南中到随军驻陇右,他几乎每战都在第一线。

因为他能得士卒死力,尤善攻。

自然,以赵俨万余人的左翼,仅仅以句扶本部的三千士卒,不可能突破其阵。

他只是充当了前部矢锋。

紧随在他身后的,乃是建号为“青羌”的八千余人。

从当年讨平南中拔青衣江万余户青羌部落入蜀中、每户征一丁成军到现在,青羌五部仅剩下了三部。

且其中有一半人,已然不是最初面孔。

青羌五部与虎步军,一直都是隶属丞相的中军,异常精锐,是故亦死伤甚重。

光是街亭一战,便十去其四。

不过,新募了许多士卒的青羌军,反而更加精锐了。

缘由乃是每每从南中募兵,丞相都勒令僚佐们严格执行授田与免税制度,卒战死亦无忧家人生计。又因募兵迁户的安置地在成都京畿,不管繁华还是法制,都与南中之地不可同日而语。穷山恶水的南中,各部落素重勇士,是故青羌军每有空缺,各蛮夷族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当募为荣。

或许,是因为融入了其他部落族人的缘由,丞相将青羌军的建号改了。

——如今建号为“无当”,俗谓之“飞军”。

因而,魏国的左翼慢慢显露出不支之象,其实并不算意外。

魏国全军几乎都盯着督领虎步军孟琰的旌旗,皆以为右翼才是汉军想突破的方向。

连魏大司马曹真看到诸葛丞相还遣了两千羌骑助孟琰时,都是如此以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