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从中军抽调了机动兵力,暗中安排在右翼压阵,以防万一右翼被冲破阵列时,能够及时支援。
孰能料到,汉军想破阵之处竟在左翼?
最初,两军催战鼓声雷鸣时,立在高台上的曹真看到了,汉军派遣攻打左翼的前驱乃是约莫三千板楯蛮。
这群号称“巴郡神兵”的蛮子,临阵必踏地擂盾而歌,最是容易辨认不过。
而随在板楯蛮之后的乃是一群不打旗号、不闻鼙鼓禁令声的士卒。
未战就鬼哭狼嚎的用刀刃自刺手臂或是划破脸庞,以自残催勇气,犹如峭壁上愤怒嚎叫的猿猴。
不必猜测,一看便知乃不服王化的蛮夷。
是故,曹真还特地遣人去叮嘱赵俨,让其将麾下最精锐的士卒调度在战线前列。
此是常识。
亦是敏锐把控战场契机的体现。
诸蛮夷者,不服王化,勇则勇矣,然而不习军阵之法,皆以丛林狩猎之法厮杀。
只凭着一股血勇之气,各自为战,在战场上是很难取胜。
军阵存在的用处,是有袍泽帮忙抵御,有袍泽合力杀敌。彼此依托,将数十人拧成一个人,就如同将无根手指收拢握成拳头。
彼蛮夷者,人人悍不畏死,摧锋可当前部。
然而,不可持久!
一旦被抵御过开头几波的猛烈攻击,将战局变成你中有我的胶着,就会暴露出不能协同作战的弱点来。
进而,任人宰割!
从魏武曹操募兵讨董伊始,魏军历经数十年的征伐岁月洗礼,严苛的军纪以及熟练的军阵配合等,都堪称精锐之师;又兼衣甲军械统一配置,甚为精良,让曹真有足够的自信。只要赵俨能督军缠斗住举秦末以来便有赫赫威名的板楯蛮,再挡住那些蛮夷一刻钟,左翼便可无忧矣!
但事情的发展,却让他匪夷所思。
赵俨的指挥很得当,但左翼战线的崩解也势不可挡。
他麾下士卒对阵汉军前排板楯蛮时,战线就有了些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