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叩问其详。
伊籍说:“昨闻蒯越蒯异度对刘荆州云,此马名‘的卢’,乘则妨主,因此还公,岂可复乘?”
刘备则说:“深感先生见爱。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伊籍又问:“公知刘荆州让公去新野之意吗?”
刘备说:“望告之。”
伊籍说:“是对公不放心啊!”
刘备说:“吾与景升同为汉室宗亲,今遇难诚心相投,待我甚厚,遣往新野安身,有何疑哉?”
伊籍说:“刘荆州有二子,长子刘琦乃前妻陈夫人所生,次子刘琮乃后妻蔡夫人所生。公向与刘琦交好,蔡夫人与其弟蔡瑁不悦,刘荆州多听蔡夫人偏言,因而疑之。”
接着伊籍分析了遣使刘备去新野的意图。
原来荆州所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七郡一百一十一县,刘表入主后将治所由南郡江陵迁至襄阳。
刘表虽对刘备来投持欢迎态度,但实有很深的戒心,加上蔡夫人多次枕边吹风,便欲将刘备遣使出襄阳。
安置刘备去何处,刘表是颇费思量的。
因为刘备与长子刘琦交好,而荆州当地大族在蔡瑁煽动下支持的是刘表次子刘琮,如果安置刘备在南郡,驻守襄阳附近,不要说荆州大族不同意,刘表也不放心。
太远了也不行,荆南四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远离襄阳,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又有自己的兵马,天高皇帝远,刘备很可能由此坐大以至于无法掌控。
江夏是太守黄祖控制之郡,当然不会欢迎刘备屯驻江夏。
所以最合适的地方就是离襄阳不远也不近的南阳郡。
南阳有三十多个县,是荆州最大同时也是天下人口最多的郡。
当年西凉军大将张济因军中缺粮,攻打南阳穰城时中流矢而亡,其侄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后与刘表结盟,张绣屯兵南阳郡治宛城成为刘表和曹操之间的缓冲地带。
张绣投降曹操后,南阳郡及以北大部分县被曹操掌控,只有宛城以南小部分县尚为刘表掌控,新野则成了刘表和曹操对峙的最前线。
刘表深知刘备是曹操眼中的死敌,若曹操来攻,刘备只有依靠荆州。
这样,刘表即可借刘备抗衡曹操,又不失对刘备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