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能大行其道。
不止是餐馆,其他还有理发店、足浴等各类消费场所,通过线上搜索,不仅能够准确获取地址,底下还有“xx号大祭司不错”之类的点评。
咳,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让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成为了现实,继而变成如今司空见惯的消费模式。
技术无关乎好坏,平台背后运营的主体却是人。
准确说是资本。
而资本又是天然的最大化地追逐利润,这就会导则说,这么一种看上去很先进的“消费模式”,逐渐异化,继而发生扭曲、变形。
就像原时空的霉团、滴答之流。
平台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信息的审核者,筛选者,以及信息的垄断者,任何一个环节都大有文章可做。
审核不过关或者故意不过关,就会出现黑心外卖。
故意筛选信息,就有了大数据杀熟。
垄断信息那就更恐怖了,平台消费者、商家两头通吃,化身互联网包租公,从消费者眼中的天使,变成了贪婪的屎壳郎。
张硕当初创立青橙的初衷,就是要打破这一魔咒。
青橙如果也跟着腾达、阿狸一起搞补贴大战,为了争夺用户而疯狂烧钱,那么最终,这些成本都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是张硕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裴卫平的担心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就要做一个取舍。
张硕作为企业最高决策者,他不能仅仅简单地否决下属提出的请求,还要在否决的同时,拿出补救措施。
否则就难以服众。
而张硕能想到的补偿,就是直指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内涵——要在服务种类上再做一些新的文章,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来。
最终目的。
就是对诺米典评、阿狸点评形成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