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泣血大呼道:“逆贼袁术,某与汝势不两立!”接受孙策任命,统领袁术降兵万人。
孙策欲以张勋为讨逆将军,逆即袁术。张勋请求将名号改为“讨袁将军”。孙策同意。
张勋自请为前锋,西上伐袁术,并发檄文,大骂袁术“逆贼丑类”,必要“挫汝之骨,扬汝之灰”。
袁术得知张勋当时未降,心中有些后悔,见张勋如此詈骂,恼羞成怒,对左右道:“孤固知张勋狼子野心、早萌反志!”派梁纲、戚寄、杨弘等率兵拒张勋。
这次攻守异势。孙策攻,袁术守。
袁术急令庐江太守刘勋、豫章太守桥蕤勤王。
刘勋从弟刘偕私下对刘勋道:“大王对外软弱,对内暴虐。先逼反孙策,又逼反张勋,观其前景,似不甚妙。兄不如大张声势北上,勒兵郡界,以观时变?”
刘勋深以为然。
刘勋籍贯青州琅琊,出身望族,与袁绍、袁术、曹操等皆为公族子弟而门第略逊。中平末(公元189年)为沛国建平县长。关东讨董,刘勋曾佐助袁术、曹操以军粮,后弃官从袁术。
袁术对刘勋十分信赖。刘勋对袁术一直表现得忠心耿耿。
但人谁无私心?尤其是袁术近来倒行逆施,每况愈下。刘勋也想自保。
桥蕤、纪灵也接到勤王令。
纪灵道:“孙策兵力如今不下两万,欲袭其后,已不可能。须当与大王并力,凭江拒之。”
桥蕤赞同,道:“豫章北有宗贼,南有僮芝,亦不太平,不可全军北上。君可率五千兵赴之。我留驻南昌,为大王守此基业。”
纪灵点头,点齐五千兵马,乘船北上。
袁术集三郡之力,兵力仍达三四万人,超过孙策。孙策、张勋一时难以突破长江防线。
袁嗣、杨弘又建议袁术连接吴郡许贡、会稽王朗以及严白虎等人攻击孙策后路。
袁术这次终于从谏如流,表许贡为破虏将军,王朗为平虏将军,严白虎为讨虏将军,邹他为讨贼中郎将,钱铜为灭贼中郎将,王晟剿贼中郎将,要求联兵西向,讨伐窃据丹阳的逆贼孙策、滑虏周瑜。
牵招驻在下蔡,与袁术所在的寿春只隔着一条淮水,直线距离不到四十里。
牵招见孙策作乱于丹阳,派人送信给袁术,道:“近闻孙策造逆,窃据丹阳,威胁江右。贵我双方已结盟约,成为睦邻。君若有意,我军愿诸君剿贼。”
袁术拒绝道:“将军好意,孤已心领。孙策不过藓疥小患,孤须臾平之,不劳将军挂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