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流言

作者:妄自嗟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你与我来,我们去找宓兄。”

随后严理群则是带着秦时晙,来到了府学学子们的斋舍。

斋舍也就是府学里官办的宿舍,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秦时晙这样出自本地豪门望族。

不但住在家里有车马接送,而且到了饭点还有仆从送来温热的八菜一汤。

而严理群所说的宓鸿才,就是府学里挺有名的人物。

和严理群一样,这人出自乡绅地主家庭,家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年纪二十二岁的宓鸿才在府学里不仅学问优秀,还有一大特点便是为人豪爽,喜好结交各色朋友。

两人年纪虽差了些,但宓鸿才丝毫没有因为严理群未及弱冠,便在言语中有所轻慢。

严理群与他的关系也属实不错。

两人来到斋舍时,宓鸿才正盘腿坐在桌子上,散着头发与同斋舍的学子们讨论时事。

“听说符相公今岁向陛下提议,从明年起编制《大诰》。”

“日后一年编制一次,发行天下。”

《大诰》是大乾朝开国君主定下来的规矩,每年将贪腐官员的案件和事例刊集成册,发行天下。

但从开国第一代起,后面两三代不过陆续发行过五六年,而且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很大。

后面的五六代君主,没有一个再继续发行《大诰》的。

这群学子都是有秀才功名的,半只脚踏进了官场,对于朝政热事的讨论格外感兴趣。

有一人道:“符相公这是不仅想做权臣,还要整个朝野内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另一人道:“未必是为了权力,符相公已经是首辅了。”

“这等位高权重之人,退下来后难免不受陛下猜疑。”

“再肃清朝野得罪同僚,结下许多仇怨来,死后家人都难保。”

两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突然发现前来找宓鸿才的严理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