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初拓还能保证质量,到后来就面目全非了。
这些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应该是像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一样的作品。
有的假造者,仅根据书本上的资料,杜撰成文,书写刻成,称为伪刻。
伪刻因为是没有根据地杜撰,还不如翻刻,毫无价值可言。
伪刻为了骗取人们的信任,往往谎称某月某地出土。
有的以拓片骗人,有的干脆连石刻一起出售。
如汉《营陵置礼碑》《张飞立马铭》《陶弘景墓志》等就是这类伪刻。
现在陈文哲手中拿的,就不是是汉碑的碑帖,这些都应该是假货。
但是,能别李天强收集到这里,肯定是有点价值的。
这些应该是明代的伪作,因为这个时期的伪作特别多。
汉碑伪作,明代已经很不少,但由于书法面貌极其相似,一般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
可以说,不管古今,只要有利益,就肯定有人作伪。
既然这里有王羲之的伪作,自然也不会少了王献之的作品。
陈文哲翻了翻,很快就挑选出来了两本,一本王献之的《江州帖》,还有一本是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这些很显然,都不太可能是真品。
这些碑帖,能够明显看出点问题的不少。
而看不出问题,也只能是根据名气,来断定其不可能是真品,这样的作品却不少。
当然,已经被古人考证,认为是赝品的也很多。
因为清中叶以来,考据学很盛行。
定海方若又着《校碑随笔》一书,专门考据名碑字画损泐年代。
如汉《庐江太守衡方碑》,依据碑内“将”字未损,判断为明末清初时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