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权慄食言,李舜臣根本没有赶来支援,因此,辽东大将李芳春,麻贵麾下心腹解生打破太和江倭军水营后,尝试沿江而走,朝着岛山城的水路通道杀去。
结果倭军以逸待劳,集中大量火器,朝着下方不间断轰击,明显弹药储备并不低,再加上地形优势——
太和江和岛山之间并非天然通道,而是倭子强征奴隶人工挖掘的运河,河道相对较窄,哪怕火炮精度不高,也能够造成极大的威胁。
正因为如此,李芳春与解生两人,只是稍微试探了一下,便退回本阵,毕竟这属于超额任务,接下来只需做好本职,将水道封锁,确保里面的人不敢从此处逃跑即可。
山峰之上。
看着在自己的指挥下,倭人非死即溃,杨镐在北山扬鞭长笑。
陪同观摩的李朝将领纷纷表示祝贺,这正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景象,明军打得越激进,倭人败得越快,他们就可以更早收复失地。
换而言之。
明军就是李朝手中最锋利的刀,只是这把刀有自我意识,必须想办法哄着它,而且时刻担心,这把刀离开自己。
介时,整个李朝就会再度被倭人光临,任人宰割。
众多将领的吹捧下,杨镐倒没有飘,收敛得意,很沉稳的回应道:
“一场小胜而已,等我大明天军拿下蔚山,拿下后面的西生浦与釜山,再欢欣鼓舞也不迟。”
说完豪言壮语,他朝着下方看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张大儒手书被气机引燃。
身为文官,既然敢亲上前线,那必然是有手段傍身。
随着远望,杨镐的脸色登时就变了。
左右两路攻破倭军营垒之时,本该最没有存在感的中间那一路,不仅完成了本职工作——
牵制岛山城的倭军。
而且,还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万明军之中,超过三万是北方军团,分辽东、宣大两个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