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兵天然被排挤。
总兵吴惟忠带领三千浙兵去外圈,阻击可能从梁山方向赶来支援的倭军。
但为了不落人口实,杨镐和麻贵还是安排了些许南兵,参与大合战。
游击茅国器、陈寅。
两个人都是南兵一系的将领,率领着一千多浙兵,有戚家军的部分老底子。
故而,这支部队在抗倭这件事情上,从未让人失望过。
本来杨镐的意思是,随便牵制一下,让南兵上去亮个相,以免将来有什么不好的说法传出来。
结果,浙兵太厉害,尤其是在抗倭这件事上,战斗力能够凭空增加数成。
在茅国器、陈寅二将的率领下,硬生生把佯攻,变成了正面进攻,千余浙兵,宛如最锋利的匕首,刺向狠狠扎向倭军的大动脉上。
真·一鼓作气!
佯攻?
不,仰攻!
两将实力强悍,在军阵加持下,直接突破了四丸和三丸。
所谓“丸”,类似于曲轮。
在倭国,一座用作战争的城池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多重区域嵌套而成,本丸位于最核心。
其中,每个区域都以曲折狭长的回廊与城墙隔开,从上空俯视,岛山城其实就是个梯郭式的结构。
四丸呈现出楼梯那种姿态,越往里面攻,地势就越高,使入侵之敌,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打击之中。
而位于最外层第四丸只建了一半,要是明军再来晚一点,加藤和锅岛两家绝对可以修到第五丸。
游击将军茅国器和副将陈寅,悍不畏死,撞入四丸以后,直接领兵干掉了六百多名尝试逃进城里的倭子。
倭军见最外层的那一丸被破,心中大骇,生怕后面有源源不断的明军杀上来,不用各级指挥官招呼,纷纷调转铳口、炮口。
见状,二将直接硬顶上去,冒着弹药、冷箭,又是一阵厮杀,随后便朝着更深处的二之丸、本丸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