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是认错人了,我认识一个老教授,他长得跟你很像,差不多就是老年版的你吧。”
“对了,你刚才说你也是学农业的?”
“对,同志你有事吗?”
两人便在大街上聊了起来。
没一会儿就熟悉了。
得知袁老是来京城参加一个农业会议的,这会儿刚结束,他打算去逛逛天安门和故宫呢。
周济民自告奋勇,非要当这个导游。
接下来半天,他这个导游不称职,景点介绍一塌湖涂,或者说几乎没有。
反倒是聊了不少水稻技术知识。
此时的袁老,其实已经发现了一株异常的稻株,并且开始进行人工授粉了。
一旦完成,接下来的事,恐怕会简单很多。
周济民却趁机给了对方一些自己在空间研究出来的稻种,希望对方能在第二季度种植水稻时,进行不同的实验。
加快推进杂交水稻的发展,也是周济民的一点小私心。
看到太多太多的人间悲剧,心肠虽然硬了,但善良不能丢。
在有能力和不影响到他猥琐发育的情况下,能帮则帮。
提起这个,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
邢毅成帮他申请一等功的结果出来了。
不是一等功,是二等功!
原因也简单,一是他年轻,才十七岁。
第二嘛,他不是现役或者之前服役过,不是军人,不适合!
不管背后是什么原因,周济民都欢喜地领了这个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