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三十余年前弘扬武学,广收弟子,有个叫龙从云的人前去求拜了觉为师,了觉那时言他根骨不适至刚至猛,拒收其为徒。那龙从云离去后不知从何处修得一身拳法,名唤“百劫拳”,十年前寻到了觉的俗家弟子,人称“狮王”的燕仲长比武,两百招后将燕仲长击败,从此人称象王,自然是象比狮强之意。”
“了觉当初拒收龙从云为徒,却是与他不为外因,不为内好释解有违,自是输与易前辈了,呵呵,想是觉得易前辈设了圈套诱他,心中却是动怒,便是画地五丈成圈,言是与易前辈切磋武学,若易前辈能在百招内将其逼岀圏外,便为易前辈解惑。”
“易前辈心知了觉的“龙象功法”至刚至猛,又是入了金身境修为,要在百招内将他逼岀圈外却是不易,就像百斤重量的稻草与百斤重量的石头相撞,须得以巧破力。”
穆道承顿了一下,将二人酒碗斟满,举碗与楚南风互饮一口,“嘿嘿,武学一道博大精深,大兄弟,那武老兄的修为如何?”
楚南风听他突然相询武望博修为,心猜必有深意,心念一转,便是笑道:“想来家师定然是用了武师父的功法得以取胜。”
穆道承闻言颔首一笑:“大兄弟厉害,易前辈是在九十七招时,用了武老兄的无极功法招数,才将了觉逼岀圈外,那了觉倒也不失为得道高僧,便请易前辈进了禅室,用“宿命通”为易前辈解惑……”
穆道承略一停顿,“听说这神通不可轻易施展之处,除了沾惹因果以外,还会对修为有所影响。”
楚南风闻言一惊:“对修为有影响?”
“听易前辈讲,此功法每施展一次,气机就会损耗一两成,需两三个月静修才能恢复圆满。”楚南风闻言心中对悟真解惑之情,自是愈发感激。
“那了觉大师握着玉佩,闭目良久后,才对易前辈说道:千山一湖有仙影,十二春秋消无形……”
“十二春秋消无形?”未待穆道承讲完,楚南风脸色已是骤变,颤声道:“那为何前辈上次转告之言并非如此?十二春秋……如今已近十六年,那……”
穆道承望着神情激动的楚南风,叹道:“大兄弟莫急……哎,易前辈得到了觉指点,便寻遍天下有湖池的名山,却也未寻得马郡主行踪,七年前来到老哥这庄中,离开时留下“云游天际有归处,情至心灵莫独老。千山一湖有仙影,落霞晖辉映白首”的偈语,其实还有一言交代老哥转告与大兄弟……”
“哦?”楚南风一怔。
“易前辈那时曾言道,三年之内不管马郡主有无消息,他都会回太白山去……而老哥前次相遇之时未曾将此言告知,却是想待大兄弟去了悬空寺以后,来这庄中再告与不迟……”
原来穆道承知晓易无为未回太白书院,但恐楚南风有所担心,在汾州相遇之时,不敢将易无为三年内回书院留言告知。而此下楚南风得了悟真指点,或是可以寻到马希兰,同时亦可探出易无为未曾依约回到书院的原因。
易无为、马希兰皆是楚南风心中重逾性命之人,他本以为易无为晚年云游悟真而去,虽心常挂念,却也盼师尊悟得大道,当才得知是为了寻访马希兰而去,心中早是感慨万千,而此下听到穆道承所言,易无为却未如他留言那般回到书院,便是担心起来。
“若是如留言那般,师父他四年前便是回了书院……”楚南风喃喃低语,呆呆地望着池塘,茫茫然间,眼前但觉空无一物,胸口如万马奔腾,千涛翻掀,双手便见微抖,穆道承见他气息紊乱,心中大骇,忙喊道:“一水抱千山,自可见分晓,大兄弟……”
楚南风顿然醒觉,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神态渐复平静,穆道承心头一松:“大兄弟,若是马郡主有失,悟真大师断不会指点迷津,勿生心结啊……”
楚南风摇头苦笑之中,又听穆道承道:“七年了,虽说易前辈与郡主皆无消息,但以易前辈之修为,决计不会有何危险能难倒于他……此事定有诸多曲折,大兄弟莫急、莫急,如悟真大师所言,定有一日可见分晓。”
但想易无为此下应是入了元婴大成之境,当世之中已是难有对手,楚南风闻言心神一定,也就微微点了点头,穆道承便是转了话题:“大兄弟才情武功皆是令人佩服,老哥有一徒孙女,聪慧可人,虽是学了“玄元初经”、月霜刀法,可惜是个女子之身,想是难至大成,大兄弟可否指点一番,哈哈……”
楚南风心知穆道承将他视为兄弟,才会道岀此言,他也受了穆道承影响,对武林中门户之见甚为不屑,当下闻言便是一笑:“好,绿依有一功法,晚辈略记在心,自可传她,算是代绿依收个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