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龙气易脉(上)

作者:独孤寻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元朗可是回府了?”

“二哥此下是殿前指挥使了,想是事务比往日多了。”赵匡义恭声道:“卯时去早朝至今还未归来,母亲唤他若为急事……孩儿立马寻去。”

赵杜氏环顾四周一眼,“算了,待明日去了回来,再将事由告与他便是了。”

赵匡义闻言心中一喜,但知母亲已与智苦会面了,压下心头的激动,“那……明日孩儿陪母亲同去?”

赵杜氏望了一眼喜不自禁的赵匡义,略一迟疑,“本想让你与元朗同行,但想说服他或是要费些口舌……那明日就你随为娘同去吧。”

??

翌日午时,赵杜氏与赵匡义来到城南相约之处,乘上龙从云相候的马车向青龙山而去,如同上次前来一样,下了马车依是被蒙上的双眼。

在龙从云与智光二人的携带下,一番腾云驾雾般的起落,当取下蒙眼的布条,赵杜氏母子二人发觉身处在山洞的通道之中。

赵匤义回望身后,但见拐弯的过道处透着日光,而身前却是凸凹不平、渐渐而下的通道,心猜应是在半山腰之中,随着龙从云的引路,行在洞壁时有透着幽明绿光的通径,大约一柱香时光,到了一处倘大的山洞。

此下七拐八弯,二人却已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但见这山洞高有五丈余,顶上倒悬着形态各异、高低不一的岩石,在山洞入口的正对面,三面环壁之下,有一长近十丈、宽三丈余的水潭。

与双龙池不同的是,这水潭却是满满的一潭发着亮光的白色池水。水潭正中间却是有一道同是发光的水流,连向正前方三丈处的一棵丈余高绿树根部。

只见那树叶似从地下生出,将根部遮处,又像是被人修剪过一般,整棵树呈伞状立在地上,却是让赵家母子不知是为何树。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流向绿树宽有近丈的水流,竟似云团一般覆在地面,凝而不散。

赵匡义心下大为奇怪,举步近看,发现这水流高出地面寸余,似米桨之状凝而不结,微是波动,又如一张厚厚的白纸铺在地上,侧目望去,方自发觉那水潭中的潭水亦是如此。

“阿弥陀佛。”一道佛号唱诺声从绿树后传来,只见智苦缓步行出,指着入洞通道左侧置放的几张蒲团,“夫人、公子请坐……”

待赵杜氏母子跪坐之后,智苦拿起一张蒲团,行到靠近绿树丈余之处地方,放下蒲团,盘脚坐上。

“夫人与公子跟老僧结了此缘,老僧也就不做隐瞒了。”智苦左手转动着念珠言道:“记得上次夫人曾问老僧即是天命有归,这应命帝王死后,应是由其子孙后代继续大位……那老僧今时就从此处说起。

但凡大气运聚成的福地,皆是要诸多年月,而应命福地之人,皆是其祖辈遗骸先葬在福地灵穴之中,承了运道灵气一段时日,是为福缘宝地认主,方能代代传承,直至福地灵气消尽之时……”

赵杜氏闻言点了点头,当智苦索要赵家祖辈遗骸之时,她心有所喜,便是因为此理。

“而此龙脉不同……虽说它显化入世也是天道使然,也是因民心所愿,经过近百年时间聚气成道,但此时亦有一劫道应世……”

“劫道?”赵匡义惊讶之下,正待作问,衣袖却被赵杜氏一扯,顿有所觉,脸色一红,便是凝神倾听。

“恰恰在这龙脉聚气过程,与之契合的劫道寻来依附,而能同时承载这两种气象之人,世间唯有眼下的应劫帝王……换成任何人的祖辈遗骸都无法在这福地龙穴安放承泽,使这福地认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