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

作者:林悦南兮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随着几位知县「开会之中」就被带走,场中官吏面色微变,大气都不敢出,心头凛然不已。

贾珩面如玄水,声如金石,道:「朝廷寇乱,百姓生计无着,多系地方官吏贪酷而不知恤民,尔等为一县父母,多要引以为戒。」

「是,大人。」下方众官吏拱手应到。

至于一些人心怀怨怼,可小胳膊怎么可能扭过大腿?

贾珩又对在场知县警诫了几句,然后吩咐人领着知县知州下去歇息。

待地方官吏一走,贾珩目光逡巡过藩臬两司的官员,目光定在一人面孔上,唤道∶「许参议。「

「下官在。「一个面容儒雅,身形清瘦的四品官吏,连忙起身,行礼道。

方才当场免去五名知县的差事,不仅震慑了地方官吏,也将在场藩臬两司的官吏大为震慑。

贾珩道:「以总督衙门名义,举办一份官办报纸,主要用于向民间宣教总督衙门以及朝廷中枢的惠民之策,向省、府、州县等县学刊行,同时张贴于乡亭教民榜,咸使与闻。」

邸报,原就有之。

许参议倒也不奇怪。

贾珩道:「内容包括廉政建设,本省要闻,政务公开……编辑人手可向学政衙门求助,从省、府学、县学招募,另外,再从民间招募说书先生,唱曲的民间艺人,将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事迹,编制成《恶人录》,《贪官传》等评书、戏曲,下乡宣传,传唱南北。」

这时代,受限于繁体字,百姓文盲率都比较高,大部分都看不懂报纸。

所以报纸更多还是向士林(学校)宣传,而戏曲、评书则是向县乡基层的百姓宣教。

他虽然不惧恶名,但也不会放弃舆论阵地,因为他不占领,别人就去占领,尤其是能够读书的都是中小地主,他们在省、府、县、学大造舆论,又当如何?

他不是要在中原之地大搞均分田地,不分善恶,从根本上摧毁一个阶级。

而是要以司法狱讼名义,将豪强劣绅定点清除,缓和一下尖锐的社会矛盾。

至于拼音简化字扫盲,开启民智,这都是他真正掌柄国政之后,攀科技树以后的事了。

事实上,在未开启工业化前,低下的生产力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不事生产的人上人,都读书当官,都坐轿子,谁来种田?谁来抬轿子?

那些掌握了文科知识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就业,将成为庞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统治成本也会相应上升。

科举教育终究要服从于工业门类的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