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代的开启,自然而然需要受过初等普及教育、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投入生产部门,这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迫切呼唤政治上层建筑的适应和匹配,你不适应,它帮你适应和匹配。
贾珩思量着,看着时而迷茫、时而恍然的许姓参议,叮嘱道:「稍后,本官将方式方法记录成册,你回去揣摩,如有不懂的,及时来问。」
其实,官办邸报,就有时政要闻,比如某某大员被吏部任命到何地,不过更多是面向官府和士林。
「下官领命。「许参议拱手应命,也明白过来,旋即,面上现出思索,问道∶「大人,报纸如何命名?」
官办报纸总要有个名字。
贾珩思忖了下,说道:「就唤为大河报吧。,
许参议思量了下,眼前一亮,恭惟说道∶「大河滔滔,浊浪排空,制台大人好文采,好名字。」
贾珩也不以为意,这等旧文人就善于牵强附会。
等许参议领着差事前去学政衙门寻找学政招募人手。
贾珩转而看向冯廉道:「冯公,人手招募齐全之后,河工衙门的人,就要陆续施工。「
冯廉道:「这几天已经动工了,疏浚河淤,工程量并不多。」
通济渠因为朝廷一直用来向关中转运漕粮,其实,情况不算太恶劣。
「远一些的黄河河堤也要修修才是,以防再次泛滥成灾。」贾珩道。
待打发藩臬两司官吏离去,官厅之中就仅仅剩下京营的一干将校。
不仅有瞿光、蔡权这等在果勇营中的老班底,也有戚建辉,谢鲸,庞师立这等在贾珩掌管京营后主动靠拢而来的将领。
贾珩看向戚建辉,道:「戚同知,你和蔡游击、庞将军,将京营几营步卒排班,以备上堤。」
戚建辉、庞师立纷纷称是。
贾珩将目光先看向蔡权,他已行文兵部,保举蔡权为参将,如事无意外,最近会有公文降下。
投向瞿光,说道:「瞿将军,本帅已向朝廷保举你为都指挥使,先将都司宣武、汝宁、南阳两卫的兵马筹建起来,兵马成型之后,这些人也要发往河堤,修建堤堰。」
瞿光心头一喜,拱手道:「末将这就拣派人手,组织兵马。」
都司都指挥使,官居正二品,哪怕是京营中也是一营都督,在地方可称都帅。